阿毗达磨俱舍论 目录

作者:古印度世亲著,玄奘(602-664)译 成书时期: 章节:共1部

序 礼敬 对法 对法藏

一、 界 1. 一切法 2. 有为法 3. 蕴解

4. 色蕴解 5. 五识取境 6. 无表色

7. 四大种(1)

7. 四大种(2)

二、 根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三、 世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四、 业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五、 随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六、 贤圣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七、 智 第1节

第2节

八、 定 第1节

第2节

九、 破我执 第1节

第2节

十、 颂 1.分别界

2.分别根

3.分别世

4.分别业

5.分别随眠

6.分别贤圣

7.分别智

8.分别定

9.破我执


《阿毗达磨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义为“对法藏论”,“阿毗达磨”义为“对法”,“俱舍”义为“藏” [1]。全论通过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讲述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别,对世出世间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阐明流转与还灭的因果法则,真实开显四谛真理,为所有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指明一条修行途径。本论已全面归摄《对法七论》之精华,若认真研习此论,明白其中道理,也就相当于学习了《对法七论》;若能学好此论,亦可为深入三藏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有人将此论称为“聪明论”。


佛教说一切有部论典。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印度世亲著,玄奘译,30卷。相传世亲早年尚未信仰大乘佛教时,先在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来接受当时新的大乘学说。世亲在克什米尔和犍陀罗为信众讲《大毗婆沙论》时,每日讲完一段,即概括其义作一颂,全论讲毕,成六百颂(最初为五百九十八颂),即《俱舍论本颂》。后来续作长行注释,合称《俱舍论》。该论以《杂阿毗昙心论》为基础,广泛吸取说一切有部重要的阿毗达磨如《发智论》、《识身足论》、《法蕴足论》等以及《大毗婆沙论》的要义,并参考当时的经量部学说,不拘成说,根据自己的观点,把说一切有部的全部教义,概括地加以归纳而成。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