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毗达磨俱舍论》一、界(3)四大种(1)


颂曰:


大种谓四界 即地水火风 能成持等业 坚湿暖动性


论曰:


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为界。如是四界亦名大种。一切余色所依性故。体宽广故。或于地等增盛聚中。形相大故。或起种种大事用故。此四大种能成何业。如其次第能成持摄熟长四业。地界能持。水界能摄。火界能熟。风界能长。长谓增盛。或复流引。业用既尔。自性云何。如其次第即用坚湿暖动为性。地界坚性。水界湿性。火界暖性。风界动性。由此能引大种造色。令其相续生至余方。如吹灯光。故名为动。品类足论及契经言。云何名风界。谓轻等动性。复说轻性为所造色。故应风界动为自性。举业显体故亦言轻。云何地等地等界别。


颂曰:


地谓显形色 随世想立名 水火亦复然 风即界亦尔


论曰:


地谓显形。色处为体。随世间想假立此名。由诸世间相示地者。以显形色。而相示故。水火亦然。风即风界。世间于动立风名故或如地等随世想名。风亦显形。故言亦尔。如世间说黑风团风。此用显形。表示风故。何故此蕴无表为后说为色耶。由变坏故。如世尊说。苾刍当知。由变坏故名色取蕴。谁能变坏。谓手触故即便变坏。乃至广说。变坏即是可恼坏义。故义品中作如是说。


趣求诸欲人 常起于希望 诸欲若不遂 恼坏如箭中


色复云何欲所恼坏。欲所扰恼变坏生故。有说。变碍故名为色。若尔极微应不名色。无变碍故。此难不然。无一极微各处而住。众微聚集变碍义成。过去未来应不名色。此亦曾当有变碍故。及彼类故。如所烧薪。诸无表色应不名色。有释。表色有变碍故。无表随彼亦受色名。譬如树动影亦随动。此释不然。无变碍故。又表灭时无表应灭。如树灭时影必随灭。有释所依大种变碍故。无表业亦得色名。若尔所依有变碍故。眼识等五应亦名色。此难不齐。无表依止大种转时。如影依树光依珠宝。眼等五识依眼等时则不如是。唯能为作助生缘故。此影依树光依宝言。且非符顺毗婆沙义。彼宗影等显色极微。各自依止四大种故。设许影光依止树宝。而无表色不同彼依。彼许所依大种虽灭而无表色不随灭故。是故所言未为释难。复有别释彼所难言。眼识等五所依不定。或有变碍。谓眼等根。或无变碍。谓无间意。无表所依则不如是。故前所难定为不齐。变碍名色理得成就。


颂曰:


此中根与境 许即十处界


论曰:


此前所说色蕴性中。许即根境为十处界。谓于处门立为十处。眼处色处广说乃至身处触处。若于界门立为十界。眼界色界广说乃至身界触界。已说色蕴并立处界。当说受等三蕴处界。


颂曰:


受领纳随触 想取像为体 四余名行蕴 如是受等三 及无表无为 名法处法界


论曰:


受蕴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除前及后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然薄伽梵于契经中说六思身为行蕴者。由最胜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有漏有为名行取蕴。若不尔者。余心所法及不相应。非蕴摄故。应非苦集。则不可为应知应断。如世尊说。若于一法未达未知。我说不能作苦边际。未断未灭说亦如是。是故定应许除四蕴余有为行皆行蕴摄。即此所说受想行蕴。及无表色。三种无为。如是七法。于处门中立为法处。于界门中立为法界。已说受等三蕴处界。当说识蕴并立处界。


颂曰:


识谓各了别 此即名意处 及七界应知 六识转为意


论曰:


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此复差别有六识身。谓眼识身至意识身。应知如是所说识蕴。于处门中立为意处。于界门中立为七界。谓眼识界至意识界。即此六识转为意界。如是此中所说五蕴。即十二处并十八界。谓除无表诸余色蕴即名十处。亦名十界。受想行蕴无表无为总名法处。亦名法界。应知识蕴即名意处。亦名七界。谓六识界及与意界。岂不识蕴唯六识身。异此说何复为意界。更无异法。即于此中


颂曰:


由即六识身 无间灭为意


论曰:


即六识身无间灭已。能生后识故名意界。谓如此子即名余父。又如此果即名余种。若尔实界应唯十七或唯十二。六识与意更相摄故。何缘得立十八界耶。


颂曰:


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应知


论曰:


如五识界。别有眼等五界为依。第六意识无别所依。为成此依故说意界。如是所依能依境界。应知各六界成十八。若尔无学最后念心应非意界。此无间灭后识不生。非意界故。不尔。此已住意性故。阙余缘故后识不生。此中蕴摄一切有为。取蕴唯摄一切有漏。处界总摄一切法尽。别摄如是。总摄云何。


颂曰:


总摄一切法 由一蕴处界 摄自性非余 以离他性故


论曰:


由一色蕴意处法界。应知总摄一切法尽。谓于诸处就胜义说。唯摄自性不摄他性。所以者何。法与他性恒相离故。此离于彼。而言摄者。其理不然。且如眼根。唯摄色蕴眼处眼界苦集谛等。是彼性故。不摄余蕴余处界等。离彼性故。若于诸处就世俗说。应知亦以余法摄余。如四摄事摄徒众等。眼耳鼻三处各有二。何缘界体非二十一。此难非理。所以者何。


颂曰:


类境识同故 虽二界体一


论曰:


类同者。谓二处同是眼自性故。境同者。谓二处同用色为境故。识同者。谓二处同为眼识依故。由此眼界虽二而一。耳鼻亦应如是安立。若尔何缘生依二处。


颂曰:


然为令端严 眼等各生二


论曰:


为所依身相端严故。界体虽一而两处生。若眼耳根处唯生一。鼻无二穴身不端严。此释不然。若本来尔谁言丑陋。又猫鸱等虽生二处有何端严。若尔三根何缘生二。为所发识明了端严。现见世间。闭一目等了别色等便不分明。是故三根各生二处。已说诸蕴及处界摄。当说其义。此蕴处界别义云何。


颂曰:


聚生门种族 是蕴处界义


论曰:


诸有为法和合聚义是蕴义。如契经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由此聚义蕴义得成。于此经中。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自身名内。所余名外。或约处辩。有对名粗。无对名细。或相待立。若言相待。粗细不成。此难不然。所待异故。待彼为粗未尝为细。待彼为细未尝为粗。犹如父子苦集谛等染污名劣。不染名胜。去来名远。现在名近。乃至识蕴应知亦然。而有差别。谓依五根名粗。唯依意根名细。或约地辩。毗婆沙师所说如是。大德法救复作是言。五根所取名粗色。所余名细色。非可意者名劣色。所余名胜色。不可见处名远色。在可见处名近色。过去等色如自名显受等亦然。随所依力应知远近粗细同前。心心所法生长门义是处义。训释词者。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法种族义是界义。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此中种族是生本义。如是眼等谁之生本。谓自种类同类因故。若尔无为应不名界。心心所法生之本故。有说。界声表种类义。谓十八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名十八界。若言聚义是蕴义者。蕴应假有。多实积集共所成故。如聚如我。此难不然。一实极微亦名蕴故。若尔不应言聚义是蕴义。非一实物有聚义故。有说。能荷重担义是蕴义。由此世间说肩名蕴。物所聚故。或有说者。可分段义是蕴义。故世有言。汝三蕴还我当与汝。此释越经。经说聚义是蕴义故。如契经言。诸所有色若过去等。广说如前。若谓此经显过去等一一色等各别名蕴。是故一切过去色等一一实物各各名蕴。此执非理。故彼经言。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蕴故。是故如聚。蕴定假有。若尔应许诸有色处亦是假有。眼等极微。要多积聚成生门故。此难非理。多积聚中一一极微。有因用故。若不尔者。根境相助共生识等。应非别处。是则应无十二处别。然毗婆沙作如是说。对法诸师若观假蕴。彼说极微一界一处一蕴少分。若不观者。彼说极微即是一界一处一蕴。此应于分假谓有分。如烧少衣亦说烧衣。何故世尊于所知境。由蕴等门作三种说。


颂曰:


愚根乐三故 说蕴处界三


论曰:


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为说蕴等三门。传说。有情愚有三种。或愚心所总执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根亦有三。谓利中钝。乐亦三种。谓乐略中及广文故。如其次第世尊为说蕴处界三。何缘世尊说余心所总置行蕴。别分受想为二蕴耶。


颂曰:


诤根生死因 及次第因故 于诸心所法 受想别为蕴


论曰:


诤根有二。谓著诸欲及著诸见。此二受想。如其次第为最胜因。味受力故贪著诸欲。倒想力故贪著诸见。又生死法以受及想为最胜因。由耽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轮回。由此二因及后当说次第因故。应知别立受想为蕴。其次第因。邻次当辩。何故无为说在处界。非蕴摄耶。


颂曰:


蕴不摄无为 义不相应故


论曰:


三无为法不可说在色等蕴中。与色等义不相应故。谓体非色乃至非识。亦不可说为第六蕴。彼与蕴义不相应故。聚义是蕴。如前具说。谓无为法。非如色等有过去等品类差别可略一聚名无为蕴。又言取蕴为显染依。染净二依蕴言所显。无为于此二义都无。义不相应故不立蕴。有说。如瓶破非瓶。如是蕴息应非蕴。彼于处界例应成失。如是已说诸蕴废立。当说次第。


颂曰:


随粗染器等 界别次第立


论曰:


色有对故诸蕴中粗。无色中粗唯受行相。故世说我手等痛言。待二想粗。男女等想易了知故。行粗过识。贪嗔等行易了知故。识最为细。总取境相难分别故。由此随粗立蕴次第。或从无始生死已来。男女于色更相爱乐。此由耽著乐受味故。耽受复因倒想生故。此倒想生由烦恼故。如是烦恼依识而生。此及前三皆染污识。由此随染立蕴次第。或色如器。受类饮食。想同助味。行似厨人。识喻食者。故随器等立蕴次第。或随界别立蕴次第。谓欲界中有诸妙欲。色相显了。色界静虑有胜喜等。受相显了。三无色中取空等相。想相显了。第一有中思最为胜。行相显了。此即识住。识住其中显似世间田种次第。是故诸蕴次第如是。由此五蕴无增减过。即由如是诸次第因。离行别立受想二蕴。谓受与想。于诸行中相粗生染。类食同助。二界中强故别立蕴。处界门中应先辨说六根次第。由斯境识次第可知。


颂曰:


前五境唯现 四境唯所造 余用远速明 或随处次第


论曰:


于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现境。是故先说。意境不定。三世无为。或唯取一或二三四。所言四境唯所造者。前流至此。五中前四境唯所造。是故先说。身境不定。或取大种。或取造色。或二俱取。余谓前四。如其所应用远速明。是故先说。谓眼耳根取远境故。在二先说。二中眼用远故先说。远见山河不闻声故。又眼用速。先远见人撞击钟鼓后闻声故。鼻舌两根用俱非远。先说鼻者。由速明故。如对香美诸饮食时。鼻先嗅香舌后尝味。或于身中随所依处上下差别说根次第。谓眼所依最居其上。次耳鼻舌身多居下。意无方处。有即依止诸根生者。故最后说。何缘十处皆色蕴摄。唯于一种立色处名。又十二处体皆是法。唯于一种立法处名。


颂曰:


为差别最胜 摄多增上法 故一处名色 一名为法处


论曰:


为差别者。为令了知境有境性种种差别。故于色蕴就差别相建立十处不总为一。若无眼等差别想名。而体是色立名色处。此为眼等名所简别。虽标总称而即别名。又诸色中色处最胜。故立通名。由有对故。手等触时即便变坏。及有见故。可示在此在彼差别。又诸世间唯于此处同说为色。非于眼等。又为差别立一法处。非于一切。如色应知。又于此中摄受想等众多法故。应立通名。又增上法。所谓涅槃。此中摄故独立为法。有余师说。色处中有二十种色最粗显故。肉天圣慧三眼境故。独立色名。法处中有诸法名故。诸法智故。独立法名。诸契经中。有余种种蕴及处界名想可得。为即此摄。为离此耶。彼皆此摄。如应当知。且辩摄余诸蕴名想。


颂曰:


牟尼说法蕴 数有八十千 彼体语或名 此色行蕴摄


论曰:


诸说佛教语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诸说佛教名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行蕴摄。此诸法蕴其量云何。


颂曰:


有言诸法蕴 量如彼论说 或随蕴等言 如实行对治


论曰:


有诸师言。八万法蕴一一量等法蕴足论。谓彼一一有六千颂。如对法中法蕴足说。或说。法蕴随蕴等言一一差别数有八万。谓蕴.处.界.缘起.谛.食.静虑.无量.无色.解脱.胜处.遍处.觉品.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解等。一一教门名一法蕴。如实说者。所化有情有贪嗔等八万行别。为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宣说八万法蕴。如彼所说八万法蕴皆此五中二蕴所摄。如是余处诸蕴处界类亦应然。


颂曰:


如是余蕴等 各随其所应 摄在前说中 应审观自相


论曰:


余契经中诸蕴处界。随应摄在前所说中。如此论中所说蕴等。应审观彼一一自相。且诸经中说余五蕴。谓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五蕴。彼中戒蕴此色蕴摄。彼余四蕴此行蕴摄。又诸经说十遍处等。前八遍处。无贪性故此法处摄。若兼助伴五蕴性故。即此意处法处所摄。摄八胜处应知亦尔。空识遍处。空无边等四无色处四蕴性故。即此意处法处所摄。五解脱处慧为性故。此法处摄。若兼助伴。即此声意法处所摄。复有二处。谓无想有情天处。及非想非非想处。初处即此十处所摄。无香味故。后处即此意法处摄。四蕴性故。又多界经说界差别。有六十二。随其所应当知皆此十八界摄。且彼经中所说六界。地水火风四界已说。空识二界未说其相。为即虚空名为空界。为一切识名识界耶。不尔云何。


颂曰:


空界谓窍隙 传说是明闇 识界有漏识 有情生所依


论曰:


诸有门窗及口鼻等。内外窍隙名为空界。如是窍隙云何应知。传说。窍隙即是明闇。非离明闇窍隙可取。故说空界明闇为体。应知此体不离昼夜。即此说名邻阿伽色。传说。阿伽谓积集色。极能为碍故名阿伽。此空界色与彼相邻。是故说名邻阿伽色。有说。阿伽即空界色。此中无碍故名阿伽。即阿伽色余碍相邻。是故说名邻阿伽色。诸有漏识名为识界。云何不说诸无漏识为识界耶。由许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故。如是诸界从续生心。至命终心恒持生故。诸无漏法则不如是。彼六界中。前四即此触界所摄。第五即此色界所摄。第六即此七心界摄。彼经余界如其所应。皆即此中十八界摄。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