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卷--莲宗十二祖赞颂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


肇启莲宗福震旦,畅佛本怀垂方便。圆音一阐土归庐,大法将弘神运殿。一切法门从此流,一切行门从此办。致令各宗尽朝宗,万川赴海依行愿。


唐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师当唐初,各宗盛行。提倡净土惬群情,佛力谁与京。若肯投诚,西方定往生。


世传师是弥陀现,提倡念佛义周赡。切诫学者须撝谦,兼使极力生欣厌。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择机理双契干。念佛出光励会众,所说当作佛说看。


唐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羸形垢面,侍弥陀傍。法照神游得观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门墙,心法永传扬。


般舟苦行世难堪,绝粮泥土作所餐。常将经要佛名号,遍书涂巷岩石间。念佛佛教特别法,来学以此令心安。天子闻名南向礼,故得道风四海传。


唐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


缅维四祖,懿德堪钦。乐邦得师佛指陈,文殊示宿因。普令群伦,即生达本真。


衡州钵中见圣境,台山一一悉亲造。净土得睹承远师,竹林恭承文殊教。并州佛声达宫闱,代宗遣使优旨诏,念佛之妙究如何,能令速成菩提道;


唐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忌谈世谛,七岁不言。出言即便惊人天,广结净土缘。小儿为钱,各种九品莲。


七岁绝未发一言,发言即称世尊号。一见善导西方文,方知净土堪倚靠。钱诱小儿念弥陀,未久道路佛声噪。念佛佛像从口出,有谁闻见不依教。


宋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


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赦得遂出家愿。日课佛事百八件,法华一部佛十万。若非大权示世间,法幢谁能如是建。


宋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道慕庐山,追踪莲社。剌血特将净行写,首辅归座下。百廿大雅,愿生效龙马。(龙树,马鸣。)


慕庐山风立净社,爰因后世实行寡。百四一愿随事发,人各寝馈菩提者。首辅王旦既归依,公卿百廿受陶冶。阎浮虽则赞皇猷,何若乐邦得佛嘏。(音假,福也。)


明八祖杭州云栖袾宏大师


初住云栖,即灭虎患。旱请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叹。庀材开办,道场重兴建。


幼闻念佛意颇快,末诫门徒莫捏怪。行为世则言世法,注重净土及规戒。砥柱狂澜契理机,阐明佛心祛蜂虿。普令具缚诸凡夫,仗佛慈力登莲界。


清九祖北天目灵峰智旭大师


幼即信佛,随母礼诵。入塾宗宋遂放纵,读竹窗自讼。力弘大乘,冀同出陷阱。


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惑业未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弃前功。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苦口切劝学道者,生西方可继大雄。


清十祖虞山普仁行策大师


阐扬净土,恳切少俦。以深信愿竭诚修,心佛两相投。万念俱休,决定出苦邱。


憨山宿愿尚未酬,故复示生作截流。呵斥修人天福者,直是阐提旃陀俦。佛我心性原不异,佛是已成我未修。欲得心佛两无差,当向忆佛念佛求。


清十一祖杭州梵天实贤大师


四十八愿,仰效弥陀。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娑婆。振起蹉跎,证波罗蜜多。


深入经藏难亲证,彻悟心源力弘净。欲使世人知所以,作文作诗示佛令。发菩提心为前导,真信愿行为后劲。若能具此殊胜法,即生超凡而入圣。


清十二祖红螺资福际醒大师(即彻悟大师)


遍通经史,冀为世导。一病方知不可靠,研穷各宗奥。均难证到,专主净土教。


示众法语利益多,念佛伽陀悉包罗。全真成妄只此心,全妄成真亦非佗。不变随缘宜随净,随缘不变莫随讹。人若依此义修持,光寿当同阿弥陀。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