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梦溪笔谈》异事异疾附 夹镜之疑


【原文】


予于谯亳得一古镜 ① ,以手循之 ② ,当其中心,则摘然如灼龟之声 ③ 。人或曰:“此夹镜也 ④ 。”然夹不可铸,须两重合之。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就使焊之,则其声当铣塞 ⑤ ;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 ⑥ 。既因抑按而响,刚铜当破 ⑦ ,柔铜不能如此澄莹洞彻。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


【注释】


①谯亳(bó):今安徽亳县。宋设亳州,习惯上亦习称“谯郡”。


②循:通“揗”,抚摩。


③摘然:读作“擿(tì)然”,形容开裂的样子。灼龟:古人用龟甲占卜,在龟甲正面凿小坑,然后从背面用火灼烤,使在正面出现裂纹。


④夹镜:两层铜材合起来制作的铜镜。


⑤铣(xiǎn)塞:二字之意未明。按上下文意,当是指滞涩浑浊的声音。


⑥泠(líng)然纤远:清脆、纤细而传得远。


⑦刚铜:硬铜。实指青铜或黄铜,与下“柔铜“(红铜)相对。


【译文】


我在亳州得到一面古铜镜,用手抚摩它,当摸到镜子的中心时,它就会开裂似地发出像灼烤龟甲的声音。有人说:“这是一面两层的夹镜。”可是两层铜材是不可能一次铸成的,必须把两层单铸再拼合起来才行。这面镜子很薄,看不出有焊接的痕迹,恐怕不是拼合起来的。即使就把它看成是两面焊接起来的,那么它的声音就应是滞涩不通畅的;现在叩击它,它的声音却清脆悠长。同时既然在按压时它能发出声响,那么它若是硬铜的就会破裂,若是软铜的又不可能如此澄明透亮。多次访问制造铜镜的工人,大家都对这面镜子迷惘而猜不透。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