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梦溪笔谈》器用 唐肺石


【原文】


长安故宫阙前,有唐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可长八九尺,形如垂肺;亦有款志 ① ,但漫剥不可读。按《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原其义,乃伸冤者击之,立其下,然后士听其辞 ② ,如今之挝登闻鼓也 ③ 。所以肺形者,便于垂;又肺主声,声所以达其冤也。


【注释】


①款志:也写作“款识”,指金石器物上铸刻的文字。②士:古代掌狱讼的官。③挝(zhuā):击。登闻鼓:古代设于朝堂下,许臣民击之而言事或申冤的鼓。始于晋代,后世沿之。宋代有登闻鼓院,专职收受臣民章奏。


【译文】


长安旧宫阙的前面,还有一块唐代的肺石在。这肺石的形制像佛寺所敲击的响石,相当大,大约长八九尺,形状像下垂的肺;上面也刻有文字,但已漫漶剥落不能识读。按《周礼·秋官·大司寇》记载:“以肺石达穷民。”推究这记载的意思,应该是说申冤者敲击肺石,立于其下,然后治狱讼的官来听他的申述,就像今天的挝击登闻鼓。它所以是肺形,是为了便于悬挂;而肺又是主导发声的器官,声音又是用以上达其冤屈的。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