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毗达摩讲要》第14讲、出世间心


三、一来道果


一来,巴利语sakadàgàmin。为sakid(一次、一回)+ àgama(来、前来)+ in(者,…的人)的组合。意为再回来此世间结生一次。汉传佛教依梵语sak?dàgàmin音译为斯陀含。


《人施设论》注如此说:


?Pa?isandhivasena sakiü àgacchat?'ti sakadàgàm?.?


“再回来结生一次者,为一来。”(Pp.A.34)


《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说:


“哪一种人为一来者?于此,有一种人灭尽三结,贪嗔痴减弱,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这种人称为‘一来’。”(Pp.34)


“于此”是指在佛陀的教法中;“有一种人”是指这类圣者;“ 灭尽”是指在初道时已经断尽;即有一类圣者已经灭尽有身见、戒禁取和疑三种最粗之结。“贪嗔痴减弱”:有四种圣道,其中的入流道、不来道和阿拉汉道可以断除相应的烦恼,唯有一来道不能断除任何烦恼,只能减弱贪嗔痴。由于减弱贪嗔痴,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苦之终结”即完全断尽烦恼、灭尽诸苦。这是巴利圣典对“一来”的定义。


证得第二圣道和圣果的一来圣者共有五种:


1.在人间证得了一来道果,并在人间般涅槃。换言之,在人间证得一来道之后,就在那一生继续修行,最终断尽一切烦恼。所以,他不会再轮回、再受生死了。


2.在人间证得一来道果,死后投生至天界,在天界断尽烦恼而般涅槃。


3.在天界证得一来道果,并在天界断尽一切烦恼而般涅槃,不再投生。


4.在天界证得一来道果后,再投生人间,在人间断尽一切烦恼而般涅槃。


5.在人间证得一来道果,死后投生到天界。由于其烦恼未尽,在天界命终后再投生到人间一次,并在此人间断尽一切烦恼。


因此,有这五种一来圣者。


由于初果圣者和二果圣者还没有断除欲贪,因此还会对男女、饮食、睡眠、身体等产生贪欲。因为还没有断除嗔恚,所以偶尔还会生气、发怒,还会害怕、紧张。对欲乐的贪求和嗔恚只有第三不来道才能断除。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