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注》上经随传卷三 大畜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①。刚上而尚贤②,能止健,大正也③。“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④。


【注释】


①凡牧既厌而退者,弱也;既荣而陨者,薄也。夫能“辉光日新其德”者,唯“刚健笃实”也。②谓上九也。处上而大通,刚来而不距,“尚贤”之谓也。③健莫过乾而能止之,非夫“大正”,未之能也。④有大畜之实,以之养贤,令贤者不家食,乃吉也。“尚贤”制健,“大正”应天,不忧险难,故“利涉大川”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①。


【注释】


①物之可畜於怀,令德不散,尽於此也。


初九:有厉,利已①。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②。


【注释】


①四乃畜已,未可犯也。故进则有厉,已则利也。②处健之始,未果其健者,故能利已。


九二:舆说輹①。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注释】


①五处畜盛,未可犯也。遇斯而进,故“舆说輹”也。居得其中,能以其中不为冯河,死而无悔,遇难能止,故“无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①。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注释】


①凡物极则反,故畜极则通。初二之进,值於畜盛,故不可以升。至於九三,升于上九,而上九处天衢之亨,途径大通,进无违距,可以驰骋,故曰“良马逐”也。履当其位,进得其时,在乎通路,不忧险厄,故“利艰贞”也。闲,阂也。卫,护也。进得其时,虽涉艰难而无患也,舆虽遇闲而故卫也。与上合志,故“利有攸往”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①。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注释】


①处艮之始,履得其位,能止健初,距不以角,柔以止刚,刚不敢犯。抑锐之始,以息强争,岂唯独利?乃将“有喜”也。


六五:豮豕之牙,吉①。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注释】


①豕牙横猾,刚暴难制之物,谓二也。五处得尊位,为畜之主。二刚而进,能豮其牙,柔能制健,禁暴抑盛,岂唯能固其位,乃将“有庆”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①。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注释】


①处畜之极,畜极则通,大畜以至於大亨之时。何,辞也,犹云:何畜乃天之衢亨也。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