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论》(《正观论》)第3卷 观缚解品第十六(十偈)


问曰:生死非都无根本,于中应有众生往来、若诸行往来,汝以何因缘故,说众生及诸行尽空,无有往来?


答曰:


诸行往来者,常不应往来,无常亦不应,众生亦复然。


诸行往来六道生死中者,为常相往来?为无常相往来?二俱不然。若常相往来者,则无生死相续,以决定故,自性住故。若以无常往来者,亦无往来生死相续,以不决定故,无自性故。若众生往来者,亦有如是过。


复次,


若众生往来,阴界诸入中,五种求尽无,谁有往来者?


生死阴界入即是一义。若众生于此阴界入中往来者,是众生于燃可燃品中,五种求不可得,谁于阴界入中而有往来者?


复次,


若从身至身,往来即无身;若其无有身,则无有往来。


若众生往来,为有身往来?为无身往来?二俱不然。何以故?若有身往来,从一身至一身,如是则往来者无身。又若先已有身,不应复从身至身。若先无身则无有,若无有,云何有生死往来?


问曰:经说有涅槃灭一切苦,是灭应诸行灭、若众生灭。


答曰:二俱不然。何以故?


诸行若灭者,是事终不然;众生若灭者,是事亦不然。


汝说若诸行灭、若众生灭,是事先已答。诸行无有性,众生亦种种推求生死往来不可得,是故诸行不灭,众生亦不灭。


问曰:若尔者则无缚无解,根本不可得故。


答曰:


诸行生灭相,不缚亦不解;v 众生如先说,不缚亦不解。


汝谓诸行及众生有缚解者,是事不然。诸行念念生灭故,不应有缚解。众生先说五种推求不可得,云何有缚解?


复次,


若身名为缚,有身则不缚,无身亦不缚,于何而有缚?


若谓五阴身名为缚,若众生先有五阴,则不应缚。何以故?一人有二身故。无身亦不应缚。何以故?若无身则无五阴,无五阴则空,云何可缚?如是第三更无所缚。


复次,


若可缚先缚,则应缚可缚,而先实无缚,余如去来答。


若谓可缚先有缚,则应缚可缚,而实离可缚先无缚,是故不得言众生有缚。或言:“众生是可缚,五阴是缚。”或言:“五阴中诸烦恼是缚,余五阴是可缚。”是事不然。何以故?若离五阴先有众生者,则应以五阴缚众生,而实离五阴无别众生。若离五阴别有烦恼者,则应以烦恼缚五阴,而实离五阴无别烦恼。复次,如去来品中说:已去不去,未去不去,去时不去。如是未缚不缚,缚已不缚,缚时不缚。


复次,亦无有解。何以故?


缚者无有解,无缚亦无解,缚时有解者,缚解则一时。


缚者无有解。何以故?已缚故。无缚亦无解。何以故?无缚故。若谓缚时有解,则缚解一时,是事不然,又缚解相违故。


问曰:有人修道现入涅槃得解脱,云何言无?


答曰:


若不受诸法,我当得涅槃;若人如是者,还为受所缚。


若人作是念:“我离受得涅槃。”是人即为受所缚。


复次,


不离于生死,而别有涅槃,实相义如是,云何有分别?


诸法实相第一义中,不说离生死别有涅槃。如经说:“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如是诸法实相中,云何言是生死、是涅槃?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