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百罗汉》(70)


346、鸠舍尊尊者


鸠舍尊者,即鸠舍菩萨。《佛名经》将他列为应当礼敬的十方菩萨之一。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五载,众生若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受持并诵念诸大菩萨,其中包括鸠舍菩萨。


佛教认为,众生不论贵贱贫富,生在凡夫地,都有无量罪过。如或因宿业而生罪,或从六根而起过,或以内心自邪思维,或借外境起于染著,等等,皆可坠入十恶境地,因此,众生应向鸠舍菩萨等礼敬忏悔,虔诚皈依,则可灭无量罪,长无量福。


347、郁多罗尊者


郁多罗尊者,佛陀之前世身。


尊者为在无数劫以前波罗捺国五百仙人之师,因怜悯众生多苦多难,遂发愿求正道。


曾自剥身皮为纸,拆除身骨为笔,用血和墨,以换取婆罗门的颂偈。婆罗门偈曰:“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淫。不两舌恶口,妄言及绮语。心不贪著欲,无瞋恚毒想,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


他得偈后,传授给国民,教给他们诵读,并照此修行。国内由此少忧愁而多欢乐。


348、福业除尊者


福业除尊者,福业善业的别称。


据《增一阿含经》福德有三:一施福业,施于贫穷之人,可获世出世之福利;二平等福业,以平等之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可成世出世之福利;三思维福业,以智慧思维观察出离之法,为出世福善之业。


勤修福业,可得福报,享人天乐果。尊者由修福业开始,又超越福业修不动业,即色界、无色界之善业,最后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导引众生皆入净土。


349、罗余习尊者


罗余习尊者,罗为梵天五十字门之一,有“火”义。余习,残余恶习。


尊者善长灭除佛教高僧的世俗余垢,佛教视贪、瞋、痴为世俗三毒,贪毒使人引取无厌,瞋毒使人易起愤怒,痴毒使人心性暗钝。诸佛修习既久,心性清净,世俗三毒己永尽无余。


有些高僧、罗汉,虽然己经断除烦恼,但是仍然残存世俗的某些垢染,犹如器皿中的香料,香料取走后香气犹存,又如灶中的柴草,烟火虽熄而炭灰不尽。诸圣者亦有余习,如舍利弗有瞋恚余习,毕陵迦蹉有慢之余习。


尊者能以智慧之火,除高僧、罗汉余习之暗,资生佛性之明,使僧俗大众身心清净,增益佛性。


350、大药尊尊者


大药尊尊者,即大药王菩萨,也称大药王子。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五载:“众生忆念大药等诸大菩萨名号,可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据《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云:”尊者本为外道,在过去七佛之第一佛毗婆尸佛时植有善根,尊者心向佛法,常思考“识”的意义,可惜始终不能决了。尊者仰望佛法如饥似渴,常恐佛陀入于涅槃而自己未闻佛法,愚昧无知,不识善恶,迷惑转轮转生死若干趣。在一次法会上尊者向佛陀请教,被决疑网,得以解脱。据云尊者能“救众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