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孙膑兵法》30章 奇正


奇正是古代军事上常用的术语。奇和正相对。正指一般的、正常的,奇指特殊的、变化的。本篇阐述奇正的相互关系和变化,以及如何运用奇正的原则以克敌制胜。


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2)是也。代兴代废(3),四时是也。有胜有不胜,五行(4)是也。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5)是也。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


故有形之徒,莫不可名(6)。有名之徒,莫不可胜(7)。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8),故其胜不屈(9)。


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10)。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11)。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12)。形者,皆以共胜胜者也(13)。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14)。所以制形壹也,所以胜不可壹也(15)。


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见胜如见日月。其错胜(16)也,如以水胜火。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17)。奇正无穷,分也。分之以奇数(18),制之以五行,斗之以□□。


分定则有形矣,形定则有名[矣]。……同不足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足以静为动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奇发而不报,则胜矣。有余奇者,过胜者也。故一节痛,百节不用(19),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故战势,大阵□断,小阵□解。后不得乘前,前不得然(20)后。进者有道出,退者有道入。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使民虽不利,进死而不旋踵,孟賁之所难也,而责之民,是使水逆流也。


故战势,胜者益(21)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故民见□人而未见死,蹈白刃而不旋踵。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22);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1) 此是篇题,单独写在一简上。


(2) 此处所缺二字疑是“日月”或“阴阳”。


(3) 代,更替。


(4)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胜,指五行相克,如水胜火。


(5) 万生,各种生物。


(6) 有形体的事物,没有不可命名的。


(7) 有名称的事物,没有不可制服的。


(8) 以万物之胜胜万物,意谓用一物的特性克制另一物,以此驾驭万物。


(9) 屈,穷尽。


(10) 有形之物没有不可制服的,问题是不知道用什么去制服它。《孙子·虚实》说:“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可参考。


(11) 敝,尽。意谓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的现象和天地共始终而无穷无尽。


(12) 楚和越都盛产竹。古人在竹简上写字。此句意谓万物相胜的现象是写不完的。


(13) 犹言皆以其胜相胜者也。


(14) 以一种事物去制胜万物,是不可能的。


(15) 以上两句的意思是说:用来制胜的原则是一样的,但用来制胜的事物是各种各样的。


(16) 错,同措,措置。错胜,犹言制胜。


(17) 以上两句意谓:用有形对付有形,是正;用无形制服有形,是奇。


(18) 《孙子·势》:“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梅尧臣注:“部伍奇正之分数,各有所统”,可参考。


(19) 节,骨节。意谓身上一处有病痛,全身就都不听使唤。


(20) 然,借为蹨(nian捻),践踏。


(21) 益,增。指增加兵力。


(22) 《孙子·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