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孙膑兵法》08章 地葆


本篇从军事上论述各种地形的优劣。篇题原写在篇末。


孙子曰: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1),直者为纲,术(2)者为纪。纪纲则得,阵乃不惑。直者毛产(3),术者半死。


凡战地也,日其精也,八风(4)将来,必勿忘也。绝水(5)、迎陵(6)、逆流(7)、居杀地(8)、迎众树(9)者,钧举也,五者皆不胜。南阵之山,生山也。东阵之山,死山也。东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不流,死水也。


五地之胜(10)曰: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五草之胜曰:藩、棘、椐、茅、莎。


五壤之胜: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


五地之败(11)曰:谿、川、泽、斥。五地之杀(12)曰:天井、天宛、天离、天隙、天柖(13)。


五墓(14),杀地也,勿居也,勿□也。春毋降,秋毋登。军与阵皆毋政前右,右周毋左周(15)。


(1) 阳,疑指高亢明敞的地形。阴,疑指低洼幽暗的地形。


(2) 术,疑借为屈。


(3) 毛和产都有生长的意思,“毛产”与下文“半死”相对。


(4) 八风,八方之风。古人认为风的方向、大小、疾徐都与战争胜负相关。


(5) 绝水,渡水。


(6) 迎陵,面向高陵。


(7) 逆流,军阵处于河流下游。


(8) 杀地,极不利的地形。


(9) 迎众树,面向树林。


(10) 五种地形的优劣。


(11) 五地之败,五种败地。此下简文仅列举四地,疑漏抄一字。


(12) 五地之杀,五种杀地。


(13) 《孙子·行军》言险地种类有天井、天牢、天罗、天隙、天陷五类。天井,指四边高中间低洼之地。天离即《孙子》天罗(离、罗二宇古代音近通用),指草木茂密如罗网之地。天隙,指出道少而狭的地形。天宛,疑与《孙子》天牢相当。《孙子》“天陷”,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法》作“天{尧召}”,本篇“天柖”当为“天{尧召}”的异文。


(14) 五墓,疑即指天井、天宛等五种杀地。


(15) 周,周匝环绕。左周、右周,疑指山陵高地在军阵的左侧或右侧。古兵书多认为军阵右背山陵为有利。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