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梦溪笔谈》讥谑 热中允不博冷修撰


【原文】


旧日官为中允者极少 ① ,唯老于幕官者累资方至,故为之者多潦倒之人。近岁州县官进用者多除中允,遂有“冷中允”、“热中允”。又集贤殿修撰 ② ,旧多以馆阁久次者为之,近岁有自常官超授要任、未至从官者多除修撰 ③ ,亦有“冷撰”、“热撰”。时人谓“热中允不博冷修撰”。


【注释】


①中允:即太子中允,太子东宫官属。②集贤殿修撰:宋代文官高等贴职,级别在学士之下、直阁之上。③常官:指常调官,即升迁时按正常程序授予相应职务的官员。从官:指侍从官。宋代以诸殿阁学士、直学士、待制与翰林学士、给事中、六部尚书、侍郎为侍从官,皆为执政官以下最高层次的职事官或贴职官。


【译文】


过去除授太子中允这一官职的人极少,只有久为幕职官而不得提拔、累积了较高资格的人才以这一官职安置,所以被任命为此官的多是仕途潦倒不得志之人。近年州县官被升职任用的多除授太子中允,因此有“冷中允”、“热中允”的说法。再就是集贤殿修撰,过去多授予久任馆职而待次需要提拔的人,近年有自常调官越级提拔担任要职而又未达到侍从官资格的人多授予修撰的职名,因此也有“冷修撰”、“热修撰”的说法。时人称“热中允换不过冷修撰”。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