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梦溪笔谈》器用 沈卢、鱼肠


【原文】


古剑有“沈卢”、“鱼肠”之名 沈音湛 ① 。“沈卢”,谓其湛湛然黑色也。古人以剂钢为刃 ② ,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鱼肠”,即今蟠钢剑也 ③ ,又谓之“松文” ④ ,取诸鱼燔熟 ⑤ ,禠去胁 ⑥ ,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注释】


①沈卢:“沈”即古“沉”字,“湛”字古读亦如“沉”。卢,黑色。


②剂钢:即今所称“合金钢”,也就是统称的“钢”。古人以为这种钢掺入了其他成分(剂),有杂质,不是纯钢,故称“剂钢”。


③蟠钢剑:饰蟠龙纹的钢剑。


④松文:同“松纹”。因松树的皴皮纹似蟠龙,故蟠龙剑又称“松文剑”。


⑤取诸:取之于。指“鱼肠”之名的取义而言。


⑥褫(chǐ):剥去。


【译文】


古代的名剑有叫“沈卢”、“鱼肠”的 沈,音湛 。“沈卢”的意思,是说它的色泽湛湛然又黑又亮。古人以含有杂质的钢为剑刃,以熟铁为剑身,不这样剑就容易折断。用钢铸的剑,剑刃会多有毁缺,古时相传的“巨阙”就是这种剑,所以铸剑不可纯用含有杂质的钢。以“鱼肠”为名的剑,就是现在的蟠钢剑,其名又叫“松纹”;这“鱼肠”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把鱼煮熟,剥去它两边的肉,露出它的肠子看一看,就知道其肠正像现在蟠钢剑的花纹。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