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梦溪笔谈》故事 馆职称学士


【原文】


《集贤院记》 ① :“开元故事,校书官许称‘学士’ ② 。”今三馆职事皆称“学士” ③ ,用开元故事也。


【注释】


① 《集贤院记》:即唐人韦述所撰《集贤注记》。原书三卷,记唐代开元、天宝间集贤院置院始末、院中故事及学士名氏。已佚,今存佚文尚多。


②校书官:泛指集贤院整理图籍的官员。唐代集贤院曾先后置学士、直学士、校理、待制、留院、入院、侍讲、刊校、修撰、修书及直院等官,俗间统称“学士”。后规定登朝官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学士中取位次最高者一人判院事,缺学士即以直学士中位次最高者递补;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皆停废。


③三馆:宋承唐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掌修史、藏书、校书事务。太宗时增建秘阁,与三馆合称“馆阁”,又新建崇文院总寓馆阁。凡供职馆阁及崇文院者,有学士、直学士、直馆、直阁、修撰、校理、检讨、校勘、校书等职名,统称“馆职”,为文臣清贵之选。元丰五年(1082)改官制后,崇文院并入秘书省,而秘书省官著作郎、著作佐郎、秘书郎、校书郎、正字等仍称“馆职”。其余还有不同职事的史官名目,亦与馆职等同,有时馆职还包括诸杂阁的部分职事。两宋时期,民间沿唐俗,亦往往统称担任馆职者为“学士”。


【译文】


《集贤院记》记载:“开元间的旧制,凡校书官都可称为‘学士’。”现在担任三馆职事者都被称为“学士”,用的还是唐开元间的旧制。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