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乐育堂语录》卷三(24)


今日偶闻生等高谈阔论,大有会心之处。所论人生根本,是无极而太极,一点鸿濛初判之始气,诚不爽矣。然亦知仙凡所分,只争些须耳。且由此而操存之,涵养之,运起坎离水火,以待气机之萌动,然后子进阳火,午退阴符,攒五簇四,会三归一,收归炉内,仍还太极之真。夫太极,理也,生生之本也;阴阳,气也,生生之具也。离太极则无生生之本,离阴阳则无生生之具,又将何以成法身于百千万亿也哉?吾教所以有玄关一窍,佛祖所以有“有情来下种”之论也。若无情则无种,无种则无生矣。第此种发生,稍不及防,即落后天尘垢,不堪为药。吾故教生等于无知无觉之际,忽然而有知觉,此震雷发动,复见天地之心,是其旨矣。但须平日具得有明镜慧剑,乃能不失机缄。否则,一觉之后,又觉及他事,不可用矣。故曰:“太极本无二”,只因霎时变幻,即成后天物事。所以后之修士,同一修炼,同一采取,而有幻丹真丹之分者,盖由此一息偶动之能乘机与不能乘机之故也。果能乘玄关一窍不失其机——须知先天元气必要先天阴阳水火调养,始能同类相亲,古人喻“抱鸡当用卵,补锅必需金”是矣——由是以我元神引之开关,上泥丸,我头目之昏晕者,被此神火一照,尽化为神水,入于绛宫,一片清凉,此即《易》所谓“山泽通气”也。然此气此液,实为长生大药,可以养育凡体,生成法身。学人果得此真气灵液,多年顽残宿疾,皆可从此而普消。只怕一杯之水,难救车薪之火耳。可知玄关一动,其间才有本来人、仙家种。除此一点动机,就是虚室生白亦是幻境。他如二候阳生,四候采取,一概都是阴阳水火,只可言生物之具,不可言生物之本也。试观天地阴阳不运,则万物不生,人身坎离不交,则四肢难畅。人欲疾病不染,寿命长延,惟有以先天真阴真阳循环迭运,自享遐龄。至于身内有身,子生孙兮孙又子,百千万亿法身,都从此出。所谓二候温养,即天地涵濡阴阳二气之常也;四候运行河车,即四时行而日喧雨润之谓也。至于橐籥之吹嘘,即风以散之也;精神之振整,即雷以震之也;顺其自然而运,不可不为,亦不可有为,即兑以悦之,而后生机勃发也;进之退之,送归土釜,即艮以止之,而后生息蕃衍也。若非乾之主宰,坤之收藏,维植于中,含蓄于内,其有成者亦鲜矣。吾常云:只要认得本来人,阴阳水火日夜运行不息,不必筑基,亦可长生。故历代名儒只以养虚无之性为第一大事,至于筑基,概置在后,而且不道,良以心性未纯,筑基反多魔障,知否?此圣贤所以重炼己也。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