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乐育堂语录》卷二(11)


学人欲归根复命,唯将此心放下,轻轻微微,以听气息之往来。若气太粗浮,则神亦耗散,而不得返还本窍,为我身之主宰。若听其气息似有似无,则凡息将停,胎息将现,而本心亦可得而见矣。古人谓“心易走作,以气纯之”是矣。苟不知听息以收心翕气,则神难凝,息难调,而心息亦终难相依。此听息一法,正凝神调息之妙诀也。果能以神入气,炼息归神,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而一身天地自然清宁。到得天清地宁之候,瞥见清空一气自回环于一身上下内外之间,而非第胎息发现已也。尤要知此个胎息非等寻常,是父母未生前一点元气,父母既生后一段真灵,性得之而有体,心得之而有用,在天为枢,在地为轴,在人为归根复命之原。人欲希贤希圣希天,舍此胎息,无以为造作之地也。诸子近来用工,唯将心神了照不内不外之际,虚心以听气息之往来,庶几神依息而立,气得神而融,未生前一团胎息可得而识矣。由是言之,此个胎息诚修炼之要务也。夫岂易得者耶?古云:“入定工夫在止观。”何以止?止于脐下丹田。何以观?观于虚无法窍。如此则心神自定,慧光日生,以之常常了照于不睹不闻无声无臭之地,而胎息常在个中矣。若但粗定其息,未入大定,此个胎息尚非真也。吾恐诸子未到如如自如之候,而凡息暂有停止,即谓胎息自动,则失之远矣。人到胎息真动,一身苏软如绵,美快无比,真息冲融,流行于一身上下,油然而上腾,勃然而下降,其气息薰蒸,犹如春暖天气熟睡方醒,其四肢之快畅,真有难以名言者。到此地位,清气上升于泥丸宫内,恍觉一股清灵之气直冲玄窍,耳目口鼻亦觉大放光明,迥不同于凡时也。他如凡息初停,胎息亦不无动机,总不若此大定大静之为自得耳。吾昨教栖神泥丸,只须以一点神光默朝上宫,不可太为著意。著意则动后天浊气,犹天本清明,忽然阴云四塞,则清者不清矣。此中消息,说来尔诸子慢慢揣度。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