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金刚经口诀》18.一体同观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愍心,是名为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徧照,名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见性明彻,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为佛眼。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恒河者,西国祗洹[29]精舍侧近河,如来说法,常指此河为喻。佛说此河中沙,一沙况一佛世界,以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举此众多国土[30]者。欲明其中,所有众生,一一众生,皆有若许心数也。


【原文】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一一众生,皆有若干差别心数;心数虽多,总名妄心。识得妄心非心、是名为心,此心即真心、常心、佛心、般若波罗蜜心、清净菩提涅槃心也。


【原文】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心,瞥尔[31]已过,追寻无有处所。现在心不可得者,真心无相,凭何得见?未来心不可得者,本无可得,习气已尽,更不复生。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为佛。


【注解】


29.洹,坊间流通本有作“园”,今从《卍续藏经》本及《五家解》本,作“洹”,音huán。


30.土,原作“数”,据《五家解》本改作“土”。


31.原作“潜然”,据《五家解》本改为“瞥尔”,一作“瞥然”。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