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草纲目》谷部(4)


参子

释名:龙爪粟、鸭爪稗。

气味:甘、涩、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厚肠胃。


气味:(稗米)辛、甘、苦、微寒、无毒。

主治:(稗米)益气,健胃。(苗、根)捣敷或研末,可治刀伤出血。


薏苡仁

释名:解蠡、芑实、莘 米、回回米、薏珠子。

气味:(仁、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

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汁,煮薏苡仁饭,一天吃两次。

沙石热淋。用薏苡仁(子、叶、根皆可)水煎热饮(夏月次饮),以通为度。

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肺痿咳嗽,有脓血。用薏苡仁十两,捣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许送服。

痈疽不溃。吞服薏苡仁一枚。

虫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点服。

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

黄疸。用薏 苡根煎汤频服。

杀蛔虫。用薏苡根一斤,世细,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将虫杀死打出。

月经不通。有薏 苡根一两,水煎服。

牙齿风痛。用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


罂子粟

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

反胃吐食 。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

赤白痢。用罂粟米(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加炼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热痢便血。用粟壳(醋炙)一两、陈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

久痢不止。用粟壳(醋炙)为还想,加蜜成丸了,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姜三片,煎至八层温服。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又方:用粟壳(蜜炙)、厚朴(姜制)各四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忌食生冷。

水泄不止。用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久咳不止。用粟壳,去筋,蜜炙为末。每服五分,蜜汤送下。

久咳自汗。用粟壳二两半,去蒂膜。醋炒,取一两与乌梅半两焙干研末。每服二钱,临卧时开水送下。此方名“百劳散”。


阿芙蓉

释名:阿片。俗作鸦片。

气味:酸、涩、温、微毒。

主治:

久痢。用阿芙蓉如小豆大小,每日空心服一次,温水化下。忌食葱蒜等物。

赤白痢下。用阿芙蓉、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壮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服,米汤送下。忌食酸物、生冷、油腻、茶、酒、面。又方;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着。花开即落,收取研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赤痢用红花的包叶,白痢用白花的包叶。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