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南怀瑾 儒家 道家 佛学 法家 24史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民国 共和国 抗日 兵法 百家 蒙学 中医 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草纲目》草部(51)


泽泻

释名: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

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共三工业区末,或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

暑天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加水一碗、姜五片、类灯心十根,煎至八成,温服。

附方:

泽泻叶治风疾、难产,乳汁不出等症;泽泻实治风痹消渴,益肾气,除邪湿。


昨叶何草

释名:瓦松、瓦花、向天草、赤者名铁脚婆罗门草、天王铁塔草。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

小便沙淋。用瓦楹煎浓汤,乘热熏洗小腹,约两时后可以下沙通便。

通经破血。用鲜瓦楹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各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共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仓,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送下。

头风白屑。用瓦松晒干,浇灰淋汁热洗 。六、七次后即见效。

汤火伤。用瓦松、柏叶同捣烂,敷涂。

恶疮。用瓦松阴干,研为末。先以槐枝、葱白汤洗净患处,然后以药末涂搽。


羊蹄

释名:蓄、秃菜、败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 、鬼目、东方宿、连虫陆、水黄芹,子名金荞麦。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

结肠(便闭)。用羊蹄根一两,加水一大碗,煎至六成,温服。

肠风下血。用羊蹄根洗净,切细,加连皮老姜各半碗,是炒赤,以酒淬过,去渣,适量饮服。

喉痹。用羊蹄根,在陈醋中研成泥。先以布把喉外擦红,再把药涂上。

顽癣。用羊蹄根绞出汁,加轻粉少许,调成膏涂癣上,三、五次即愈。又方:用羊蹄根五升,在桑柴火上煮开四、五次,取汁洗癣,同时以羊蹄汁和矾末涂搽。

湿癣(痒不可忍,出黄水,愈后易复发)。用羊蹄根捣烂,和醋调匀涂搽。过一阵,用冷水洗去。一天治一次。析采得的羊蹄磨醋涂癣,有奇效。


酸模

释名:山羊蹄、山大黄、餮芜、酸母、修、当药。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治疥,去汗斑,杀皮肤小虫。


菖蒲

释名: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

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生前了三钱。

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

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用石菖蒲八两,锉细,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后,去掉斑蝥,研为细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水送下。

肺损吐血用。用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送下。一天服一次。

赤白带下。用石菖蒲、破故纸等分、共炒为末。繁服二钱,以菖蒲泡酒调服。一天服一次。

产后流血不止。用菖蒲一两半,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去渣,分三次服。饭前温服。

病后耳聋。用菖蒲汁滴耳中。

眼长挑针。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患处。

痈疸。用生菖蒲捣烂贴疮上。如疮干燥,则以菖蒲研末,加水调匀涂搽。

热毒湿疮(遍身生疮,痛而不痒,四肢更我,粘着衣被,不能安睡)。用菖蒲三斗,晒干,研为末,撒床上,令病人裸卧,遍体着药,再盖衣被,既不粘衣,又可得睡,其疮如失。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立即进行删除。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