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


复杨慧明居士书


兹有贵邑宋公具觉寺住持源幢来山见访,言居士鸣琴此邑,仁风蔼然,邦人歌颂。光闻之不胜欣慰。学佛之人,皆当以菩萨之心,行圣贤之事。况身为邑长,作民之父母乎。居士能以菩提心行仁政,则可谓真佛弟子,何幸如之。源幢师云,新修山门,拟请居士题一额,以光扬法道,增人信仰。祈光为通白,谅不至惜一挥翰之劳耳。因令将尺寸量好,随函呈于左右,以系石碑上刻者。额或写不二法门 同登觉路 一超直入 三解脱门。(九月初一)


复杨典臣居士书一


由山转来手书,以排印历史感应统纪,日不暇给,所有信札,概不能复。阁下既于佛法及净土法门深生信心,理应拜高明者为师。如光之庸劣,人固多不见重,若以为师,当成屈辱矣。虽然,既是有缘,不妨相交以道。今将文钞等寄上,以为日后自行化他之据。令郎幼典,欲得灾障消灭,福慧增长。当令日日礼拜持念观音圣号。则是自求多福,聿修厥德。何得效愚俗故例,以袋挂菩萨手,以求默佑乎。此袋于菩萨前禀明,代为焚之,以免后来遗弃。若阁下夫妻及与令郎常念观音,则是心系观音。心系观音,自蒙观音护佑。以菩萨之心,与众生之心,息息相通。但以众生迷背,自形隔碍,故不蒙佑耳。咎在自己,非菩萨有所偏私也。光行将灭迹长隐,所有不关紧要之物,概置度外。所言尊照,恐普陀友人知光此意,故为留之,亦未可知。此后不复往普陀去。灭迹亦无地可指明,以免信札应酬之烦耳。历史感应统纪,由工人不细心,于校对二次打纸板时,须将其所排之字极力挤紧,每有碰磕字。或跃出,则随手乱插。以致错讹甚多。十余日后当有校勘表印出,即可备知。普门品图证,足为仰求观音之前导。文钞,嘉言录,文虽拙朴,而涉身处世,治家治国,即俗修真,居尘学道之要,当可悉知。若能实行,何善如之。若不实行,惟欲谈玄说妙,以图口快活,其所得利益,亦只此口快活而已。(十二月初八日)


复杨典臣居士书二


接手书,知慈心颇深,故不惜多金,见必买放也。感佩之至。所云念多宝如来,或七如来,或往生咒,或准提咒,大悲咒,皆可。何得诵世人所作之咒,光甚不以为然。阁下深知佛理,何于此种咒文,尚复认为有益。而佛诸咒,反若无所益者。是亦宿世信道不笃之习气。习气存时,自己有所不知。如官僚派之习气,唯无此派者知之。自己有此派之习气,虽他人说之,自己尚不知其何所指。学道之人,须去习气。傲慢习气,实为入道之障。阁下于言动中详审体察,或可能知。知则尚有胜益可得。此语无人肯说,光一向直心直口,不避忌讳。欲阁下真得实益,故为略述所以。


复杨典臣居士书三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亲对头所现之影。以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怨家当现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缘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诵经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当为伊于课诵回向后,又专为回向。令其消除恶业,增长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则于彼有益,庶不负现影一番苦衷。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境界,不生畏惧。能如是,则所见境界,皆能作助道之缘。否则皆作障道之缘。又凡修行人,俱宜以至诚恭敬为本。以慈悲谦逊为怀。心之所存,身之所行,虽不能完全与佛相应,必须努力勉勖,以期其不违佛心佛行。则可谓真修行人,真佛弟子矣。(戊辰七月十九日)


复严德彬居士书一


汝父及妹志先,张夫妇,范母子,法名另纸书之。幽冥戒,于十五夜七点钟授。汝欲弘扬净土,报父母恩,何只吃三年素。不知近多年来之杀劫,皆由杀生食肉而起。汝欲为一切人说净土法门,自己尚不断肉食,则人亦当效法吃肉矣。光老矣,旦夕将死,以后不许再来信。亦不许介绍人皈依。以无目力精神应酬。今为汝寄一函遍复一张,以此自利利他,则为真佛弟子。香敬不须补寄,此非市井买货之例。以后再来信,决不答复。(九月十一)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