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桓宽 | 成书时期:汉昭帝刘弗陵-前81年 | 章节:共61篇 |
《盐铁论》前言 | ||
卷一 | ||
本议第一 | 力耕第二 | 通有第三 |
错币第四 | 禁耕第五 | 复古第六 |
卷二 | ||
非鞅第七 | 晁错第八 | 刺权第九 |
刺复第十 | 论儒第十一 | 忧边第十二 |
卷三 | ||
园池第十三 | 轻重第十四 | 未通第十五 |
卷四 | ||
地广第十六 | 贫富第十七 | 毁学第十八 |
褒贤第十九 | ||
卷五 | ||
相刺第二十 | 殊路第二十一 | 讼贤第二十二 |
遵道第二十三 | 论诽第二十四 | 孝养第二十五 |
刺议第二十六 | 利议第二十七 | 国疾第二十八 |
卷六 | ||
散不足第二十九 | 救匮第三十 | 箴石第三十一 |
除狭第三十二 | 疾贪第三十三 | 后刑第三十四 |
授时第三十五 | 水旱第三十六 | |
卷七 | ||
崇礼第三十七 | 备胡第三十八 | 执务第三十九 |
能言第四十 | 取下第四十一 | 击之第四十二 |
卷八 | ||
结和第四十三 | 诛秦第四十四 | 伐功第四十五 |
西域第四十六 | 世务第四十七 | 和亲第四十八 |
卷九 | ||
繇役第四十九 | 险固第五十 | 论勇第五十一 |
论功第五十二 | 论邹第五十三 | 论菑第五十四 |
卷十 | ||
刑德第五十五 | 申韩第五十六 | 周秦第五十七 |
诏圣第五十八 | 大论第五十九 | 杂论第六十 |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人。中国西汉大臣、 学者、 文学家。桓宽博学善文,曾治《公羊春秋》。后于宣帝时举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始元六年(前81年),昭帝(刘弗陵)征请郡国贤良、文学六十余人,询问民间疾苦,众人皆请罢止盐铁、酒榷、均输,唯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为“此乃所以安边境,制四夷,国家大业,不可废也”,与众辩难。宣帝(刘询)时,桓宽整理双方论辨之辞,推衍成《盐铁论》一书。桓宽偏向儒家,与贤良文学思想相一致,其书流露出对贤良文学的赞同和对桑弘羊的不满。其所著《盐铁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重点论难经济政策,是研究西汉中期历史的重要资料。《盐铁论》也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文学作品。
《盐铁论》是根据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的文件写成的政论性散文集。它比较生动地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们的辩论,保存了许多西汉中期的经济思想史料和风俗习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写作上,它通过一定的集中和概括,描写了几个各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有些人物语言和描写文字比较生动,感情色彩也比较浓;特别是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这在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但整体看来,其写法稍觉刻板。《盐铁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盐铁问题的结构严整、体制统一的专著。它以对话的形式客观记录了桑弘羊及其僚属与“贤良”、“文学”的互相诘难,不但显示了双方针锋相对的观点,而且在唇枪舌战中展示了双方的阶级立场。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切中要害。行文气势磅礴,层层铺陈渲染,引喻设譬,句式多排比、对偶,整齐而有变化,在西汉政治论文中独具一格。同时,它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桑弘羊的思想保存了丰富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