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楞伽经》译文注释--源流


据有关史料记载,此《楞伽经》原有大、中、小三部。大部者有十万颂之多,如《天皇三宝录》称:在于阗南遮俱盘国中,具有《楞伽》等十本大经,各十万颂;中部者,有三万六千颂,如中土之诸梵本皆称有三万六千偈;小部者,有二说:唐法藏之《入楞伽心玄义》说“小本千颂有余”(详见大正三十九·页四百三十);宋宝臣之《注大乘入楞伽经》称“略本四千颂”(详见《注大乘入楞伽经》卷一。大正三十·页四百三十四)。中土所译之四本,均取自小部。


此经在唐代之前,似尚未引起佛教的特别注意,因此对它之注疏、诠释和研究不多见。但自唐之後,研究者日多,注疏、诠释此经的著述有十几部,现先把对此经之注疏及与此经有关的著述罗列於下:


1《入楞伽心玄义》(一卷)唐·法藏撰 《大正藏》第三十九册


2《注大乘入楞伽经》(十卷)宋·宝臣注 《大正藏》第三十九册


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明·宗泐、如圮同注 《大正藏》第三十九册


4《楞伽经注》(卷二及卷五,残缺)唐·智俨注 《续藏经》第一编,第九十一套,第二册


5《楞伽师资记》(一卷)唐·净觉集


6《楞伽经集注》(四卷)宋·正受集记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六套,第四册


7《楞伽经纂》(四卷)宋·杨彦国纂 《续藏经》第一编,第九十一套,第二册


8《楞伽经通义》(六卷)宋·善月述《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五套,第三册


9 《楞伽经玄义》(一卷)明·智旭撰述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套,第一册


10《楞伽经义疏》(九卷)明·智旭疏义


11《楞伽经合辙》(八卷)明·通润述 《续藏径》第一编,第二十六套,第五册


12《观楞伽经记》(八卷)明·德清笔记


13《楞伽补遗》(一卷)明·德清撰


14《楞伽经宗通》(八卷)明·曾凤仪宗通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六套,第三册、第四册


15《楞伽经参订疏》 (八卷)明·广莫参订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七套,第一册


16《楞伽经精解评林》(一卷)明·焦竑纂 《续藏经》第一编,第九十一套,第二册


17《愣伽经心印》(一卷)净挺著 《续藏径》第一编,第五十九套,第二册


18《楞伽经心印》(八卷)清·函是疏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七套,第一册、第二册


此外,还一些散见於各种论著中对《楞伽经》某一思想的论述和阐释,如有关法相唯识的理论,散见於《唯识论》之中,这些於此不一一列举。


在笔者所读过的《楞伽径》诸注疏、论著中,就义理而言,阐释较深入、透彻的,当推唐法藏所撰之《楞伽心玄义》。此《玄义》通过“教起所因”、“藏部所摄”、“显教差别” 、“教所被机”、“能诠教体”、 “所诠宗趣”、“释经题目”、“部类传译”、“义理分齐”、“随文解释”等“十门”,对《楞伽经》之思想旨趣、教义特色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剖析和较为深刻、准确的概括和归纳,对於人们之理解《楞伽经》颇有助益;另外,宋宗泐、如玘同注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及宋宝臣的《注大乘入楞伽经》,虽然有些解释与经文原意不尽相符,但援据该博,诠释细密,对于阅读此经也多有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