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班固(32年—92年)班昭(约49年—约120年) | 成书时期:东汉 | 章节:共1部 |
卷01上 高帝纪第一上 | 卷01下 高帝纪第一下 |
卷02 惠帝纪第二 | 卷03 高后纪第三 |
卷04 文帝纪第四 | 卷05 景帝纪第五 |
卷06 武帝纪第六 | 卷07 昭帝纪第七 |
卷08 宣帝纪第八 | 卷09 元帝纪第九 |
卷10 成帝纪第十 | 卷11 哀帝纪第十一 |
卷12 平帝纪第十二 |
卷13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 卷14 诸侯王表第二 |
卷15 王子侯表第三(上 ,下) | 卷16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
卷17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 卷18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
卷19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下) | 卷20 古今人表第八 |
卷21 律历志第一(上 ,下) | 卷22 礼乐志第二 |
卷23 刑法志第三 | 卷24 食货志第四(上 ,下) |
卷25 郊祀志第五(上 ,下) | 卷26 天文志第六 |
卷27 五行志第七 (上 ,中上 ,中下 ,下上 ,下下) |
卷28 地理志第八(上 ,下) |
卷29 沟洫志第九 | 卷30 艺文志第十 |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属于“二十四史”之一。它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间完成。颜师古后来为之作注。《汉书》记载了从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的历史,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近八十万字 。 《汉书》在史学和文学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它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自《汉书》以后,中国的纪史方式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此外,《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 《汉书》的编撰过程中,班固的妹妹班昭补写了八表,弟子马续补写了天文志。书中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将《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史书沿袭下来 。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与司马迁并称“班马”,是《汉书》的作者,这部作品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 成就与贡献 班固的主要成就包括: 《汉书》: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汉高祖到王莽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对后世影响深远 。 《两都赋》:这是班固的代表作之一,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被列入《文选》第一篇 。 《白虎通义》:这是一部集当时经学之大成的著作,将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 家庭背景与生平经历 班固出身于儒学世家,父亲是著名的学者班彪,伯父是班嗣。他在十六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二十三岁父亲去世后回到家乡继续完成父亲的遗愿。汉明帝时期,他因被人诬告私改作国史入狱,后由其弟班超上书辩明其冤,才得以出狱并继续他的史学工作 。
班昭(约49年—约120年),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她是班彪之女,班固之妹,丈夫是曹世叔。 生平与成就 班昭出身于儒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通晓经典,尤其擅长文学和历史。她在丈夫去世后,继续在文学和历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她的哥哥班固在编写《汉书》时去世,留下大量未完成的稿件。班昭继承兄长的遗志,完成了《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并在历史上首次由女性续写正史,展现了她在史学领域的卓越才能 。 文学成就 班昭不仅在史学上有所建树,还在文学和政治领域有着重要贡献。她创作了多篇赋文,如《东征赋》,并撰写了《女诫》,这部作品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与修养,成为后世女性教育的经典之作 。此外,她还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被尊称为“大家”。 影响与评价 班昭的成就不仅在于她个人的才华,更在于她为女性在文化和历史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她的努力和成就激励了后世女性追求知识与独立,成为古代女性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