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果报的胜劣和造作善业的对象也有直接的关系。例如所布施的对象是一位有德行、 有修行的人,即使布施的物品很轻贱,但是由于接受者的功德很殊胜,这种善业也可以带来殊胜的果报。相反,如果布施的对象都是一些没有戒德的人,即使布施得再多,布施的物品再贵重,其果报也不可能殊胜到哪里去。
《鬼故事· 安古勒鬼的故事》 (A? kurapetavatthu)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佛陀在成佛后的第七年雨安居,前往三十三天讲授“阿毗达摩” 。当时,一万个轮围世界的欲界天人和梵天人都前来闻法,也包括两位名叫因达格(Indaka)和安古勒(A? kura)的三十三天天人。当时,由于威德地位不同,因达格坐在佛陀的附近,但安古勒却坐在 12 由旬那么远的地方。
为什么他们都能投生到天界呢?原来安古勒的过去生是一位大富翁兼大慈善家,他每天都在家中准备六万辆车的食物,亲手恭敬地布施给人们。他经年累月这样欢喜地做布施,命终后投生到三十三天界。而因达格的过去生则是佛陀在世时的一位青年,只因为他曾在阿奴卢塔(Anuruddha)尊者托钵时以净信心供养了一汤匙饭,不久死后也投生到三十三天界,成为有大神通、大威力的天子,并且在天色、天声、天香、天味、天触、天寿、容颜、名声、天乐、天权这十方面都超越了安古勒。
仅是从善业上来说,一汤匙量的饭和经年累月地做大布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然而,他们所带来的果报为什么会相差那么远呢?难道因果法则也会厚此薄彼吗?虽然安古勒每天都作大量的布施,但是由于那些接受者都是没有道德、没有持戒的人,即使这样布施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善业却不算很殊胜。虽然因达格只是因为供养一汤匙量的饭而投生到天界,但是其接受者阿奴卢塔尊者却是一位断尽烦恼、 圆满三学的阿拉汉圣者。所以因达格布施的功德,远远比安古勒每天布施众多无德者的功德还要殊胜得多。
当时,佛陀看见因达格和安古勒这两位天子,为了解释成就布施之法,把坐在远处的安古勒唤到跟前:
“安古勒长久,你施大布施。
你在远处坐,到我跟前来。”
安古勒不解地问:
“为何我此施,所施成空无?
此因达亚卡,虽施少量施,
光辉超越我,如月于众星?”
佛陀说偈回答道:
“如不毛之地,虽播多种子,
不能结硕果,农夫不满足。
如是多布施,却对无戒者,
不能结硕果,施者不满足。
如于肥沃田,虽播少种子,
适时予降雨,农夫乐收成。
如是对具戒,对具德者等,
虽作少功德,却有大果报!
应选择布施,此施有大果,
选择做布施,施者得生天。
选择而布施,善至所赞叹,
于此命世间,对彼应施者,
布施得大果,如种播良田。”(Pv.306-330)
所以,不但善业有殊胜和低劣之分,而且善业的果报和造业的对象也有直接的关系。
殊胜的二因善业
这一类善业是在欢喜、主动的情况下造作的,但是由于没有思惟业果法则,缺乏无痴心所,所以是殊胜的二因善业。即使在造业前高兴、造业时欢喜、造业后也满意,但由于没有智慧,也只属于二因善业。
低劣的三因善业和殊胜的二因善业在结生的时候只能带来二因结生。二因结生者只是对修行而言,和他的才能、福报等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二因结生属于善趣结生,他们可以是人类或者天人,甚至可以是有才华、有能力、有财富、有影响力的人物或天人,但由于是二因结生者,他在那一生中修行并不能证得禅那及圣道圣果。
低劣的三因善业和殊胜的二因善业除了带来二因结生的果报之外,在生命期间还可以产生八善果报无因心及四种二因果报心。八善果报无因心是:善果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领受心及两个推度心。四种二因果报心是指在心路中执行彼所缘作用的四种智不相应果报心,其馀四种智相应果报心不会生起。
虽然由于过去生造作低劣的三因善业或殊胜的二因善业,使有情今生投生为二因结生者,但是该有情仍然可以体验到殊胜的果报,只不过在他的彼所缘里不会生起智相应心而已。二因结生者的速行仍然可以生起强力的智相应善心,二因的结生心并不障碍其速行造作殊胜的三因善业。
低劣的二因善业
低劣的二因善业只能带来无因结生心,但仍可投生到人天善趣。如果投生到人界,他将是个先天性的聋子、哑巴、瞎眼、跛脚、小儿麻痹、弱智或智障等;如果投生为天人,他将成为低等天人,例如某一类树神、山神、土地神等。
无因结生心是由于过去生所造作的低劣二因善业所产生的。由于低劣的二因善业力量微弱,所以只能产生无因结生心,而不能产生二因结生心。
低劣的二因善业在生命期间可以产生八善果报无因心,但不能产生八大善果报心。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有无因果报心,那有没有无因善心呢?没有!虽然果报心可以是无因的,但并没有无因的善心,因为所有的善心中都至少拥有无贪和无瞋两个美因。
说到这里,也许有些人会担心自己是不是二因结生者。从带来结生的业来看,只有造了殊胜的三因善业才会投生为三因结生者,低劣的三因善业或殊胜的二因善业,只能投生为二因结生者。因为二因结生者今生不能证得禅那和圣道圣果,所以很多人担心自己今生是二因结生者,二因结生者今生即使再努力修行,也不可能证得禅那。
虽然大部分人都是二因结生者,只有少数人是三因结生,但是我们也不必过度怀疑自己。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过去生没有种下善法因缘的话,今生也不会进入佛门,也不会有机会修行佛法。从缅甸帕奥禅林大多数修到缘起的禅修者的过去生来看,他们在过去生几乎都曾经遇到过佛法,或者曾经有修行基础。由于这种宿缘,他们今生一听闻到佛法,或者一听闻到禅修,就自然而然地寻求正法。
从“缘”上来看,真正想要修行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做一个粗略的统计,到目前为止,整个地球的总人口大概是 70 亿,其中,佛教徒的比例约占 6%,即 4 亿多,约 1/20的人是佛弟子;在这 4 亿佛教徒当中,真正禅修的人还都不到 3 千万⑩。但是,我们已经遇到佛法,而且还是正法(上座部佛教相信现在还是正法时期,正法还存在),所以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应该好好地把握今生。
假如今生真的很倒霉、很不幸是二因结生者,这也只是果报而已,但更重要的是现在要造三因善业,要多造殊胜的三因善业。即使今生没有机会证得禅那和圣道圣果,但只要持续地禅修,下一生也很有可能投生为三因结生者。
最怕的是现在还不确定自己是三因还是二因结生者,就开始放弃,开始放逸。放逸的时候造的多数是不善心,长期下去,不善业就成为惯行业,即使没有极重业,下一生堕落到恶趣的机会也很大。
如果今生经常布施、持戒、禅修,所造的这些善业养成习惯,例如经常修慈、散播慈爱,在行走、躺卧时也散播慈爱,禅坐时也散播慈爱,乃至在一切时,只要正念提起就散播慈爱,散播慈爱的善业已成为惯行业。到了临终的时候,他的心自然而然地在散播慈爱。即使没有达到禅那,但是散播慈爱的心也是殊胜的三因善心。
我们菩萨的最后一生从喜足天(Tusita)投生到人间,他在前一世临终时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但还没有达到禅那的程度,而是以慈心近行定投生到马雅夫人(Mahà màyà dev?)的母胎里面去。慈心近行定是欲界三因善心,而不是色界善心,因为色界善心会投生到色界梵天。所以,如果习惯散播慈爱的话,下一生的结生心很可能是三因果报心。
如果你习惯修习入出息念,习惯专注呼吸,修习入出息念是殊胜的三因善业,这种三因善业已成为你的惯行业,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也可以轻易地专注呼吸,在修行中安详去世。此时,不管是惯行业还是近死业作为你下一辈子的令生业,它都是殊胜的三因善业。以殊胜的三因善业结生,你下一生的结生心是三因果报心,整辈子的有分心也都是三因果报心,如此,下一辈子你要修行或证得禅那,就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多造三因善业,而不要怀疑今生是不是二因结生者。
我发现有些禅修者学习阿毗达摩后就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我是不是二因结生者?为什么我修行那么困难?为什么修行那么多障碍?”有些人即使修了几十年都没有证得禅那,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断定他是二因结生者。
⑩截至 2011 年 10 月 31 日,全球人口达 70 亿。据 2005 年世界宗教徒统计数据显示,佛教徒约占全球人口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