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目录

作者:司马光(1019—1086)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协助 成书时期:宋神宗于1067年钦定《资治通鉴》‌ 章节:共1部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
卷1 【周纪一】 卷2 【周纪二】
卷3 【周纪三】 卷4 【周纪四】
卷5 【周纪五】 卷6 【秦纪一】
卷7 【秦纪二】 卷8 【秦纪三】
卷9 【汉纪一】 卷10 【汉纪二】
卷11 【汉纪三】 卷12 【汉纪四】
卷13 【汉纪五】 卷14 【汉纪六】
卷15 【汉纪七】 卷16 【汉纪八】
卷17 【汉纪九】 卷18 【汉纪十】
卷19 【汉纪十一】 卷20 【汉纪十二】
卷21 【汉纪十三】 卷22 【汉纪十四】
卷23 【汉纪十五】 卷24 【汉纪十六】
卷25 【汉纪十七】 卷26 【汉纪十八】
卷27 【汉纪十九】 卷28 【汉纪二十】
卷29 【汉纪二一】 卷30 【汉纪二二】
卷31 【汉纪二三】 卷32 【汉纪二四】
卷33 【汉纪二五】 卷34 【汉纪二六】
卷35 【汉纪二七】 卷36 【汉纪二八】
卷37 【汉纪二九】 卷38 【汉纪三十】
卷39 【汉纪三一】 卷40 【汉纪三二】
卷41 【汉纪三三】 卷42 【汉纪三四】
卷43 【汉纪三五】 卷44 【汉纪三六】
卷45 【汉纪三七】 卷46 【汉纪三八】
卷47 【汉纪三九】 卷48 【汉纪四十】
卷49 【汉纪四一】 卷50 【汉纪四二】
卷51 【汉纪四三】 卷52 【汉纪四四】
卷53 【汉纪四五】 卷54 【汉纪四六】
卷55 【汉纪四七】 卷56 【汉纪四八】
卷57 【汉纪四九】 卷58 【汉纪五十】
卷59 【汉纪五一】 卷60 【汉纪五二】
卷61 【汉纪五三】 卷62 【汉纪五四】
卷63 【汉纪五五】 卷64 【汉纪五六】
卷65 【汉纪五七】 卷66 【汉纪五八】
卷67 【汉纪五九】 卷68 【汉纪六十】
卷69 【魏纪一】 卷70 【魏纪二】
卷71 【魏纪三】 卷72 【魏纪四】
卷73 【魏纪五】 卷74 【魏纪六】
卷75 【魏纪七】 卷76 【魏纪八】
卷77 【魏纪九】 卷78 【魏纪十】
卷79 【晋纪一】 卷80 【晋纪二】
卷81 【晋纪三】 卷82 【晋纪四】
卷83 【晋纪五】 卷84 【晋纪六】
卷85 【晋纪七】 卷86 【晋纪八】
卷87 【晋纪九】 卷88 【晋纪十】
卷89 【晋纪十一】 卷90 【晋纪十二】
卷91 【晋纪十三】 卷92 【晋纪十四】
卷93 【晋纪十五】 卷94 【晋纪十六】
卷95 【晋纪十七】 卷96 【晋纪十八】
卷97 【晋纪十九】 卷98 【晋纪二十】
卷99 【晋纪二一】 卷100 【晋纪二二】
卷101 【晋纪二三】 卷102 【晋纪二四】
卷103 【晋纪二五】 卷104 【晋纪二六】
卷105 【晋纪二七】 卷106 【晋纪二八】
卷107 【晋纪二九】 卷108 【晋纪三十】
卷109 【晋纪三一】 卷110 【晋纪三二】
卷111 【晋纪三三】 卷112 【晋纪三四】
卷113 【晋纪三五】 卷114 【晋纪三六】
卷115 【晋纪三七】 卷116 【晋纪三八】
卷117 【晋纪三九】 卷118 【晋纪四十】
卷119 【宋纪一】 卷120 【宋纪二】
卷121 【宋纪三】 卷122 【宋纪四】
卷123 【宋纪五】 卷124 【宋纪六】
卷125 【宋纪七】 卷126 【宋纪八】
卷127 【宋纪九】 卷128 【宋纪十】
卷129 【宋纪十一】 卷130 【宋纪十二】
卷131 【宋纪十三】 卷132 【宋纪十四】
卷133 【宋纪十五】 卷134 【宋纪十六】
卷135 【齐纪一】 卷136 【齐纪二】
卷137 【齐纪三】 卷138 【齐纪四】
卷139 【齐纪五】 卷140 【齐纪六】
卷141 【齐纪七】 卷142 【齐纪八】
卷143 【齐纪九】 卷144 【齐纪十】
卷145 【梁纪一】 卷146 【梁纪二】
卷147 【梁纪三】 卷148 【梁纪四】
卷149 【梁纪五】 卷150 【梁纪六】
卷151 【梁纪七】 卷152 【梁纪八】
卷153 【梁纪九】 卷154 【梁纪十】
卷155 【梁纪十一】 卷156 【梁纪十二】
卷157 【梁纪十三】 卷158 【梁纪十四】
卷159 【梁纪十五】 卷160 【梁纪十六】
卷161 【梁纪十七】 卷162 【梁纪十八】
卷163 【梁纪十九】 卷164 【梁纪二十】
卷165 【梁纪二一】 卷166 【梁纪二二】
卷167 【陈纪一】 卷168 【陈纪二】
卷169 【陈纪三】 卷170 【陈纪四】
卷171 【陈纪五】 卷172 【陈纪六】
卷173 【陈纪七】 卷174 【陈纪八】
卷175 【陈纪九】 卷176 【陈纪十】
卷177 【隋纪一】 卷178 【隋纪二】
卷179 【隋纪三】 卷180 【隋纪四】
卷181 【隋纪五】 卷182 【隋纪六】
卷183 【隋纪七】 卷184 【隋纪八】
卷185 【唐纪一】 卷186 【唐纪二】
卷187 【唐纪三】 卷188 【唐纪四】
卷189 【唐纪五】 卷190 【唐纪六】
卷191 【唐纪七】 卷192 【唐纪八】
卷193 【唐纪九】 卷194 【唐纪十】
卷195 【唐纪十一】 卷196 【唐纪十二】
卷197 【唐纪十三】 卷198 【唐纪十四】
卷199 【唐纪十五】 卷200 【唐纪十六】
卷201 【唐纪十七】 卷202 【唐纪十八】
卷203 【唐纪十九】 卷204 【唐纪二十】
卷205 【唐纪二一】 卷206 【唐纪二二】
卷207 【唐纪二三】 卷208 【唐纪二四】
卷209 【唐纪二五】 卷210 【唐纪二六】
卷211 【唐纪二七】 卷212 【唐纪二八】
卷213 【唐纪二九】 卷214 【唐纪三十】
卷215 【唐纪三一】 卷216 【唐纪三二】
卷217 【唐纪三三】 卷218 【唐纪三四】
卷219 【唐纪三五】 卷220 【唐纪三六】
卷221 【唐纪三七】 卷222 【唐纪三八】
卷223 【唐纪三九】 卷224 【唐纪四十】
卷225 【唐纪四一】 卷226 【唐纪四二】
卷227 【唐纪四三】 卷228 【唐纪四四】
卷229 【唐纪四五】 卷230 【唐纪四六】
卷231 【唐纪四七】 卷232 【唐纪四八】
卷233 【唐纪四九】 卷234 【唐纪五十】
卷235 【唐纪五一】 卷236 【唐纪五二】
卷237 【唐纪五三】 卷238 【唐纪五四】
卷239 【唐纪五五】 卷240 【唐纪五六】
卷241 【唐纪五七】 卷242 【唐纪五八】
卷243 【唐纪五九】 卷244 【唐纪六十】
卷245 【唐纪六一】 卷246 【唐纪六二】
卷247 【唐纪六三】 卷248 【唐纪六四】
卷249 【唐纪六五】 卷250 【唐纪六六】
卷251 【唐纪六七】 卷252 【唐纪六八】
卷253 【唐纪六九】 卷254 【唐纪七十】
卷255 【唐纪七一】 卷256 【唐纪七二】
卷257 【唐纪七三】 卷258 【唐纪七四】
卷259 【唐纪七五】 卷260 【唐纪七六】
卷261 【唐纪七七】 卷262 【唐纪七八】
卷263 【唐纪七九】 卷264 【唐纪八十】
卷265 【唐纪八一】 卷266 【后梁纪一】
卷267 【后梁纪二】 卷268 【后梁纪三】
卷269 【后梁纪四】 卷270 【后梁纪五】
卷271 【后梁纪六】 卷272 【后唐纪一】
卷273 【后唐纪二】 卷274 【后唐纪三】
卷275 【后唐纪四】 卷276 【后唐纪五】
卷277 【后唐纪六】 卷278 【后唐纪七】
卷279 【后唐纪八】 卷280 【后晋纪一】
卷281 【后晋纪二】 卷282 【后晋纪三】
卷283 【后晋纪四】 卷284 【后晋纪五】
卷285 【后晋纪六】 卷286 【后汉纪一】
卷287 【后汉纪二】 卷288 【后汉纪三】
卷289 【后汉纪四】 卷290 【后周纪一】
卷291 【后周纪二】 卷292 【后周纪三】
卷293 【后周纪四】 卷294 【后周纪五】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12。 该书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等人的协助下,历时19年编撰完成。全书共294卷,约三百多万字,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涵盖了16朝1362年的历史‌13。书名《资治通鉴》是宋神宗所赐,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13。 在内容上,《资治通鉴》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它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对之后的史官创作、中国的历史编撰以及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3。该书引用的史料极为丰富,除了十七史之外,还有各种杂史、私人撰述等,共引用前人著作达322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1。 此外,《资治通鉴》的编写结构严谨,以年月为经,史实为纬,依年代顺序通贯叙述史实,运用追叙和终言总结的手法说明史实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5。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时,该书能够更清晰地展现出全貌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是编年体史书的一大优点‌6。 总的来说,《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历史智慧和治国理念的经典之作。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祖籍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 。 司马光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先后担任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他在治平三年(1066年)完成了《通志》八卷,并呈献给宋英宗,受到重视。宋神宗时期,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在熙宁三年(1070年)离开朝廷,退居洛阳,继续编撰《资治通鉴》。该书历时19年完成,共294卷,约300万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的历史‌ 。 司马光的学术成就不仅限于《资治通鉴》,他还著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作品。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有深入研究‌ 。司马光的人格魅力也非常突出,他温良谦恭、刚正不阿,被誉为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分为294卷,约300万字,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朝1362年的历史。该书引用了大量史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 司马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诚信和勤奋也为后人所敬仰。例如,他在五六岁时的一次经历中学会了诚实,从此坚守诚信原则‌ 。此外,司马光还以至诚为主,强调不欺人也不自欺‌ 。‌宋神宗于1067年(宋神宗治平四年)钦定《资治通鉴》‌。这一年,宋神宗不仅为《资治通鉴》赐名,还亲自为此书作了序‌。《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19年完成,共294卷,涵盖了从战国到五代末年共计16朝1362年的历史‌23。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即认为此书能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借鉴,因此钦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刘攽(1023-1089),字贡父,号公非,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以其在《资治通鉴》编修中的杰出贡献而闻名。‌ 刘攽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刻苦自励,通五经、博群书。他与兄长刘敞同登北宋庆历六年进士,名声大振。刘攽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最终官至中书舍人。他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史学‌ 。 ‌刘攽在《资治通鉴》编修中的贡献尤为显著。‌他是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主要助手之一,负责汉史部分的修编工作。《资治通鉴》共294卷,刘攽参与了184卷的编修工作,引用了322种书籍,完成了大量史料搜集、整理、考证和取舍的工作。他的工作不仅限于战国秦汉部分,还包括删定《前汉记》、整理《后汉记》和《魏记》,并起草了魏至隋部分的内容。司马光高度评价刘攽“研精极虑,穷竭所有,夜以继日”地完成这些工作‌ 。 ‌刘攽不仅在史学上有卓越成就,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文章大家。‌他的诗歌风格清丽洒脱,语言平易流畅,与欧阳修的风格相似。他的文章思维敏捷,辞采丰赡,受到同时代的曾巩和后来的朱熹等人的高度评价。他的诗文由后人结集汇编成《彭城集》40卷,另有《公非集》六十卷、《文献通考》及《文选类林》、《中山诗话》等作品传世‌ 。 ‌刘攽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使他成为北宋时期的重要学者和文化名人。‌他的治学态度严谨,博学多才,尤其在史学和文学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他的工作不仅为《资治通鉴》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借鉴。


‌刘恕(1032年-1078年),字道原,北宋筠州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市)人‌,是著名的史学家和藏书家。他在《资治通鉴》的编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该书的副主编之一‌ 。 刘恕自幼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尤其擅长史学。他在皇祐元年(1049年)中进士,先后担任巨鹿主簿、和川令、翁源令等职。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刘恕被召为官署僚属,专门处理史事纷繁杂乱之处,对魏晋以后的事考证差错尤为精当详尽‌ 。 刘恕在史学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十国纪年》等。此外,他还著有《通鉴外纪》和《五代十国纪年》等作品‌ 。刘恕不仅在史学研究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个人品德上也备受赞誉,他从不随便收取他人财物,生活清贫却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 。 刘恕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不仅体现在他对《资治通鉴》的编纂上,还体现在他对史学的深入研究和对书籍的热爱。他为了求取书籍,不惜奔波数百里,夜以继日地诵读、抄写,展现了他对史学的执着和热爱‌ 。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一字梦得,四川成都华阳人,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他是《资治通鉴》的主要编纂者之一,为这部历史巨著倾注了15年的心血‌ 。 范祖禹自幼失去父母,由叔祖父范镇抚养长大。他在孤寂的生活中奋发读书,学识渊博,被誉为“天下士”。他在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中进士,次年担任资州龙水县令,勤政爱民,清正廉洁,并重视教育,创办了龙水书院,聘请教师,推动了当地的教育发展‌ 。 范祖禹在司马光的邀请下,前往西京洛阳协助编修《资治通鉴》,主要负责唐代部分的撰写工作。他查阅了大量的唐代典籍,为写史作准备。范祖禹的才华和努力使得他在史学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他的著作《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称他为“唐鉴公”‌ 。 范祖禹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致力于编写《资治通鉴》,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北宋中期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著作还包括《帝学》八卷和《仁宗政典》六卷,这些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 。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