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诸葛亮兵法》第9章 将刚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长。


【译文】


好的将帅应该具备的性格是刚强、刚烈,但不固执己见,温和、柔和但不软弱无力,即通常听说的刚柔相济。单纯一味的柔和、软弱,就会使自己的力量被削减,以至失败,单纯一味的刚烈、刚强又会导致刚愎自用也注定要灭亡。所以,不柔不刚,刚柔并济才是最理想的性格特点,才是最佳的状态。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将领的修养。


文章提了一个刚柔相济的要求,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说明“纯柔”和“纯刚”都不行,必须刚柔相济。


传统观念上,武将都是刚强的男子汉,大丈夫,似乎和“柔”不沾边。有的人讲“柔能克刚”。这些都是片面的,只说了一个方面。


诸葛亮指出:“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说得非常准确,一员将领,该刚时要坚强无比;该柔时,可以委曲求全。要依据需要,该刚则刚,该柔则柔,应付自如。


诸葛亮的结论是:“不柔不刚,合道之常。”确实很有见地,是符合辩证法的真知灼见。当然,要真正做到刚柔相济,刚柔适度,是很不容易的,要善于审时度势,恰当应对。


但是,一员良将,甚至一个普通人,为人处世,要立于不败之地,又必须学会刚柔相济,刚柔适度。


【拓例】


张良刚柔并用


张良给刘邦筹划过许多关系大业成败的重要谋略,其中以弱制强、刚柔并用之例颇多。如:当秦军主力与项羽会战时,刘邦决定由南阳入武关攻秦,张良反对硬拼,劝刘邦以重宝招降秦将贾竖。而当贾竖同意投降时,张良又恐士卒不从,乘敌懈怠之机,一举破之。结果直下咸阳,擒秦王子婴。


后来楚汉相争,汉弱楚强,张良劝刘邦处处退让,以柔制刚,不但避开了鸿门之宴的生命危险,而且取得了汉中、巴蜀之地。接着,又火烧栈道,使项羽屡屡上当。刘邦转弱为强,终于以布衣取天下。


张良的高明谋略,据说来自黄石公所授的三略。三略并不是一味只讲以弱制强,而强调刚柔强弱都要得当,作到“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