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宋代宫闱史》第17回 静香轩孀妇怀春 兴庆坊公主再醮


话说太祖走到了静香轩,正拟入内与燕国长公主叙谈,刚才步近窗前,忽听得 一声长叹,其声悲而且怨,异常动人。便停往了脚步,立在窗前,向内窥视。那窗 扇嵌着很透明的琉璃,看将进去,甚是明了。原来发这一声长叹的不是他人,正是 太祖的胞妹——燕国长公主。她因在沉香床上,春睡方醒,抖起了一腔幽怨,所以 发出这声长叹。太祖见她斜倚牙床,双眼惺忪,似泣非泣,显露着不胜伤春的模样, 房中静悄悄的,鸦雀无声,也没有一个宫女在旁侍候。


太祖瞧见这般行径,早已明白她的意思,不觉暗暗点头道:“御妹正在青年, 没了妹丈,寡鹄孤鸾,形只影单,无人陪伴,怎么叫她不伤心呢?这却是朕的过失 了,像御妹的年纪,应该早早替她觅取才貌双全的人,遣嫁出宫,才是道理。如何 竟会忘记得连影儿都没有呢?”


你道太祖因甚说出这番话来?只为太祖有胞妹二人,一已夭逝,追封为陈国长 公主;一曾嫁米家为妇,丈夫名唤米德福。


不幸那米德福没有福气做皇帝的妹丈,一病而亡,抛撇下少年妻房,又没生下 男女,家境十分艰难。太祖在周世宗时,便奉了杜太后之命,接了回来,一同居住 及至太祖登了大宝,遂封她为燕国长公主,迎接太后入宫以后,公主也就奉了太后 懿旨,到宫内存身。太后因痛爱女儿,不忍相离过远,便告知太祖,把仁寿宫里的 静香轩,赐给公主作为闺房。太祖手足情深,哪有不允之理。况且太后年迈,皇后 妃嫔,不过早晚之间,到仁寿宫请安问候,虽为天子之母,倒因着宫闱礼节,不如 庶民之家,媳妇对姑嫜,时刻可以见面。现在得公主住在静香轩内,就在仁寿宫里 面,便可以早晚陪侍太后,免使年高之人,冷清清的举目无亲,还有些宫女内监奔 走使令,岂不甚好!所以太祖听了太后的慈谕,立刻满口答应,传下旨意,把仁寿 宫的静香轩,赐给燕国长公主居住,并派遣二十四名宫女,十六名内监,侍候公主。


杜太后见太祖看待公主如此情重,心内大悦,即命公主迁入静香轩中,朝晚陪 侍太后,赐赉甚厚。哪知公主虽然置身禁御,养尊处优,享着皇家的富贵,却因韵 年守寡,深宫寂寞,难耐凄凉,对着那春花秋月,便觉情绪恶劣,万般伤怀,触处 都是悲感。又因这种愁恨,只有自己蕴蓄胸中,不能对人诉说,心里更是难受。现 当芳春时候,白昼初长,公主朝见过太后,回至静香轩内,愁绪萦心,四肢慵懒, 便遣退宫女,倒身在牙床上面,暗暗饮泣。独自一人,伤感了半日,不知不觉,沉 沉睡去。一觉醒来,只见金炉香尽,罗帐四垂,寂寂无声,春昼正永。公主触动了 伤春情怀,便连连的打了几个呵欠,伸了一伸懒腰,浑身软绵绵的,一丝气力俱无。 只得扭动纤腰,徐徐坐起,但是坐虽坐了起来,觉得一阵心跳,丹田中有一股热气, 向下直注,倾泻而出。不一会那锦缎做成的盘金绣花裤,便淋淋漓漓,淌了一阵又 冷又湿的东西出来。公主此时浑身无力,软洋洋的斜倚牙床,把一块绣花大红汗巾, 掩着香口,将银牙紧紧咬往,那条汗巾,咬得响个不已。公主挣扎了半日,虽然春 情略泄,但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究竟是个悬虚景象,哪里偿得心头之欲。想到 这里,不觉把欲火更加提将起来,顿时耳红面赤,眼中金星乱进,耳边似乎有一种 极细的男女欢爱之声,直贯入内,公主的心神,已到了情魔幻景里面,如何还忍耐 得住!半眠半倚的靠定盘龙双凤床柱,一个身体,晃晃荡荡,一双秀目,忽开忽闭 ;手脚如浸在冷水里面,那绣裤内,比较方才的淋淋漓漓,已经多了数倍。公主昏 沉沉的半晌,方才略略清醒,伸手向两股间一摸,不觉长叹一声,支持不住,又向 牙床倒下。这一声长叹,含着无限幽怨,真是如哀如慕,如泣如诉,比到猿啼三峡, 还要酸楚点儿。


太祖乃是天纵聪明,闻着些儿声息,便可以知道这件事的原由。何况耳听公主 的叹声,又从后窗隙中窥见公主倒睡牙床的情形,心内如何还不明白?因为公主年 纪尚稚,格外生出一片怜惜的意思,所以说出上面这几句自己引咎的话来。当下太 祖因瞧见公主如此情况,不便进去和她叙谈,遂轻轻的退将出来。一面走着,一面 打算安排公主的终身大事,却因满朝没有个可以配合公主的人,即使年貌与公主相 当,可以配得,又都是有了家室的,难道朕的御妹,反屈身去做偏房么?因此心内 好生不悦,走路也走得很慢,行到一株桃树之下,便立在那里,心口沉吟了半日, 忽然想出一个移花接木的主张道:“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新赋悼亡,相貌出众, 年龄又与御妹不相上下,况怀德是朕的故交,现在又很有功绩,倘把御妹下嫁于他, 作为继室,岂不是一双两好的美满良缘么?”原来这高怀德,乃真定郡人氏,其父 名行周,曾任周天平节度使,怀德系出将门,生时膂力,弓马娴熟;并且生成的虎 背熊腰,豹头燕领,声如洪钟,威风凛凛,貌若天人。这时正在壮年,必定要重续 鸾弦的,把燕国长公主配给他,一个是续娶,一个是再醮,倒也很相宜的。


太祖定了主见,便绝不停留,直入仁寿宫内朝参了杜太后,问了安好。太后见 了,心下甚喜,便命太祖坐下,母子之间,叙了一番闲谈,太祖才慢慢地向太后陈 说:“意欲将燕国长公主下嫁高怀德。”太后听了这一段话,倒觉呆了一呆道: “长公主韶年稚齿,即使守节,我心也觉不忍。况且又无儿女,将来未知如何了局, 倘行遣嫁,使之有个归宿,未尝不妙。但汝为天下之主,不比臣庶之家。公主再嫁, 是否有碍国家体面,要被臣僚议论么?”太祖道:“这也没甚关碍,况律书不废再 醮之文,臣僚哪有什么议论。即使略有关碍,也不妨勉强一点,径自施行。御妹年 方逾笄,何忍令她永守空闺,抱恨终身呢?”杜太后道:“汝言亦是有理!但也须 问明汝妹,若是她心愿意,方可举行的。”太祖连连称是,遂辞别太后,告退而出。


太后即刻宣召公主,屏退宫女,密密的将太祖欲令再醮高怀德的意思,向她细 说一遍。公主正在伤春的时候,巴不得有此一举,况且高怀德入值殿廷,公主曾经 见过他的,觉得他身材魁梧,仪表非凡,心内好生爱慕!现在太祖欲将自己嫁他, 正中下怀,哪有什么不愿之处,只是不便直接答应,便低下了头,做出羞赧的颜色, 嘿嘿无言。杜太后道:“非是为娘叫你改节,只因汝兄怜汝触处深宫,寂寂寡欢, 年纪既轻,膝下又没儿女,将来如何了局?所以设出这个法子来的,汝又何必含羞 不语呢?”公主听了,只得支吾着道:“吾兄贵为天子,不论宫廷内外,都该听他 的命令而行。他要怎样,女儿哪敢不遵。”说到这里,早已面红过耳,起身辞别而 去。杜太后听了公主之言,明明是答应的了,便毫不迟疑,命人奏知太祖。


太祖听说御妹愿意下嫁高怀德,遂即谕意赵普、窦仪,令他两人作伐。两人闻 了旨意,欣然领命,便到高怀德府中,告知太祖欲将御妹嫁作继室,特命他们两人 执柯的意思。怀德正因丧了夫人,无人陪伴,心下十分懊闷,要想续娶,一时之间 又难得相当的女子。现在太祖愿将御妹下宾,他入值殿廷之时,也曾见过燕国公主, 姿色明艳,年岁甚轻,况又是当今天子的胞妹,娶为继室,自己就是皇亲国戚,何 等荣耀!乐得他绝不推辞,满口答应。赵普、窦仪见怀德欣然允诺,心中大喜!即 辞别而去,复了旨意。


太祖得了回复,也觉欢然,亲至仁寿宫,奏知杜太后,先由高怀德备下盛礼, 请了赵普、窦仪,恪行纳采问名的仪节。


太祖不便亲自主婚,传旨命光义代行,又在兴庆坊收拾了一处宏广壮丽的大第 宅,赐与公主,作为府第,以便亲迎。高怀德纳采问名的礼物,都抬向公主府中而 来,行过了纳采问名之礼,太祖便命公主出居府中,钦天监选择吉日,下嫁燕国长 公主,举行婚礼。


到了吉期这一天,高府备了全副仪仗,簇拥着沉香飞凤辇,怀德亲自骑着大宛 名马,金鞍银勒,锦鞯珠鞭,头带乌纱,身穿红袍,腰围玉带,脚踏朝靴,真个是 银盆白面生光采,五绺长须飘瑞霭,身材魁伟,体态轩昂,十分威武。那执事排开, 一路行至兴庆坊公主赐第,早有赵光义偕同许多文武官员前来迎接。怀德慌忙下马 相见,由司礼官引入甥馆。当时又有诏书颁下,特派怀德为驸马都尉。怀德北面接 旨,叩谢已毕。卤簿使整备送亲仪仗时,又接到杜太后懿旨,恩赐公主全副鸾驾和 御前鼓乐。这一来更加热闹异常,那仪仗排将开来,竟有数里路远近,前面是高怀 德的执事;随后便是钦赐公主的鸾驾,一对一对的排开前进。御前鼓乐,一律锦衣 花帽,沿路吹打,声韵悠扬。御乐之后,才是公主的沉香辇,有宫女二十四人,执 着红纱灯、金香炉、拂子、盥具等类,都是黄金铸成,璀璨生辉。高怀德早有司礼 宫,引导他执贽奠雁已毕,竟自骑了马,赶上自己的执事,先行回府,在门前下马, 恭候公主的凤辇。


不多一会,执事头跕纷纷到来,执事过去,又听得笙簧叠奏,箫鼓齐鸣,一对 一对的红纱灯,引导了公主的凤辇到门,直至阶前,停止住了。便由宫娥彩女,搀 扶着公主,缓步下辇;怀德连揖三揖,引了公主,升阶登堂。公主东向,怀德西向, 行相见礼,彼此又复易位,行交拜礼,礼成,导入洞房,行合卺礼。这时满朝文武, 莫不登门道贺,宾筵丰盛,雅乐铿锵,说不尽的富贵,写不尽的繁华。怀德行了合 卺礼,亲出外面款待宾客,真个水陆毕陈,觥筹交错,热闹异常。


到得酒阑席散,送过宾客,方才回入洞房。公主已卸去礼服,淡妆素抹,含笑 相迎。怀德亦趋步执手,相让入座。彼此互相窥视,一个是丰容盛鬋,丽若天人; 一个是广颐方额,丰仪出众,自然各自喜慰!便由宫女替公主卸了晚妆,怀德也宽 去靴袍。宫女们一齐退出,带上房门。怀德与公主携手入帏,同圆好梦。这一夜的 欢娱,不用说得,比第一次结婚时,更觉恩爱万倍。从此这位燕国长公主,安身得 所,翠眉舒展,与怀德一双两好,朝朝盘桓,取消了万种闲愁,千缕幽恨,只生欢 喜,不生愁恨了。


哪里知道鸾胶方续,兵戈忽兴。潞州有飞报前来,周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李筠,结连北汉兴兵,以恢复周室为名,势甚猖獗,请朝廷速发大军征剿。所以有 旨意下来,命高怀德随同大军,进讨李筠。


那李筠乃是太原人氏,历事唐晋汉三朝,多立下些战功。


至周擢检校太尉,领昭义军节度使,驻节潞州。宋太祖受禅,容纳范质之言, 颁诏各路藩镇边帅,加以高爵厚禄,藉事羁縻。


诏书到潞州时,李筠正得了太祖篡周的消息,聚集部下将校,商议起兵伐宋, 声罪致讨。忽报宋朝遣使,赍着诏书到来。李筠道:“我正要兴师致讨,他既有伪 诏前来,当拒绝之。”牙将刘琼进言道:“宋主以明公周之重臣,今特遣使前来, 必加封爵,宜优容回答,以观其行止,何必拒绝。”士彦真亦谏道:“事有缓急之 分,征伐乃系大事,岂可仓猝举行,明公当厚款其使,权受诏书,然后商议进讨之 策,未为晚也。”李筠见部将宾僚谏阻甚切,不得已接入使命,拜受诏书。使人宣 诏道:“新君即位,加公中书令,仍兼检校太尉,领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受诏毕, 置酒款待使人。饮到半酣,命左右取周太祖的画像,悬于堂中,指示众将佐说道: “吾受君之厚恩,今幼主为人废止,不能力图兴复,反受爵位,异日何面目见太祖 于地下!”说罢,涕泗交颐,悲感不已!刘琼等见李筠如此举动,不胜惶骇!即向 使人掩饰道:“令公被酒致失常度,幸勿怀疑!”及筵席既散,使人告辞,回至汴 京,复了旨意,奏明李筠席间如此行为,恐有不轨之举。太祖因欲笼络各藩镇边帅 之心,不肯轻动,暂把这件事搁置起来。


李筠送过宋使,一心要举兵恢复周室,只因潞州兵力薄弱,未敢径自起动。北 汉主刘钧闻之李筠有拒绝宋朝之意,便乘此机会,令人驰蜡书约他一同起兵。李筠 大喜!便欲即日举事,长子守节入谏道:“潞州一隅之地,能何当大梁之兵,还请 父亲慎重将事,切勿暴动。”李筠怒道:“你知道什么!赵匡胤身为周室旧臣,乘 着世宗晏驾,手握兵权,背恩负义,欺负孤儿寡妇;诈称北汉结连辽邦,举兵犯界, 出兵陈桥,买嘱将士,拥戴自己;回军入汴,逼宫篡位,废了少主,幽了太后。大 逆不道,我如何北面臣事于他?况且世受周室厚恩,为国讨逆,虽死无怨。”守节 泣涑道:“父亲即欲兴师讨逆,报答周室,亦应计出万全,不可冒昧。依儿愚见, 何不将北汉来书,寄至汴京,以示并无异图。宋主见我忠于他,自然放心不疑,那 时乘机行事,突然出兵,使宋人措手不及,方可集事。”李筠答道:“此计倒也行 得,我便差你赍书往汴,窥视宋朝行动,倘遇周室旧臣,心怀故主的,也可约为内 应。此事极关重要,你须慎重而行。”


守节奉了父命,立刻赍了汉蜡书,星夜赴汴,入见太祖,朝拜已毕,呈上北汉 蜡书。太祖览罢,对守节道:“卿父有此忠诚,朕实嘉尚,卿在此为皇城使,朕当 另遣使命,颁诏慰谕卿父。”守节谢恩而退。太祖乃手缮诏书,派遣使命,往潞州 慰谕李筠。守节单居汴京,细心察探,见汴都甚为安靖,各路藩镇边帅也都倾心归 服,并无异图,哪有机会可乘?忙暗中寄信至潞州,切劝其父,不可轻举妄动,宜 效忠宋主,以免祸患。


谁料李筠不从守节之谋,使命赍着太祖亲笔手诏,到了潞州,李筠毁诏囚使, 不肯奉命。太祖闻得此信,亟召守节入见,面谕道:“汝父毁诏囚使,反迹已露, 当今尚有何说?”守节闻谕,慌忙俯伏奏道:“臣在潞州,曾泣谏父亲,效忠朝廷, 望陛下详察。”太祖道:“汝之行为,朕早已知道,兹特赦当回返潞州,可归语汝 父,朕未为天子时,汝父可以自由行动;朕即为天子,奈何不守臣节,自取罪戾呢?” 守节连连叩头,领旨退出,连夜收拾,径赴潞州而去。


太祖自赦守节之罪,命他往潞州劝李筠恪守臣节,料知李筠必不信守节之言, 定然还兴起兵戈的,便传赵普计议道:“李先意欲谋反,宜如何处之?”赵普奏道 :“陛下新立,藩臣多有异谋,今李筠叛迹已著,绝非口舌所能挽回,陛下虽恩赦 守节,命其回去劝谕,恐亦徒劳无功。臣想,潞州不过了隅之地,怎当天下之兵, 现在且暂置不问,待此起兵作乱,那时逆迹昭然,然后命智勇之将,提一旅之师, 踏平潞州,捉住李筠,正以叛逆之罪,使各路藩臣边帅,知所戒惧,此亦惩一儆百 之策也。”太祖深然赵普之言,便把李筠这一件事,暂时搁置,待李筠色然谋反, 再行命将致讨。且按下太祖一面之事。


单说守节奉了太祖之命,回潞州劝谕其父亲,惟恐略略迟缓,有误时机,便不 分晓夜,奔驰而去。这日到了潞州,入见李筠,备赵太祖之命,力劝其父,恪守臣 节,切勿轻易用兵,致取灭门之祸,从速放还命使,上表谢罪。李筠不从其言道: “你在汴京,我还有所顾忌,所以迟疑不决。现在你已归来,我还怕什么?”当下 叱退守节,便令幕府,草了檄文,历数太祖背周之罪,布告天下,且执监军周光逊, 押送北汉,请求出兵,同讨宋朝。一面遣骁将儋珪,率兵袭取泽州。


儋珪乃李筠部下有名勇将,最善驰马,一日能行七百余里。


李筠要乘宋朝不备,袭取泽州,因此特命儋珪前去,乃是迅雷不及掩耳的意思。 那儋珪奉了将令,自恃英雄无敌,只带领精骑数百,飞风一般,奔向泽州而来。泽 州刺史张福,尚未得有潞州反叛朝廷的消息。听得儋珪奉了李筠之命到来,便开城 迎接,与儋珪见面,还没开口,已被他手起一刀,挥于马下。儋珪杀了张福,立即 挥兵入城,城内没了主将,又无防备谁敢抗拒,只得投降。儋珪得了泽州,差人报 捷。李筠闻报大喜!从事闾邱仲卿,上帐献计道:“明公孤军起事,势甚危险,虽 有河东援应,恐不足恃。大梁甲兵精锐,难与力争,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怀孟、寨 虎牢,据洛邑,东向而争天下,方为上策。”李筠毅然道:“吾为周室宿将,与世 宗义若兄弟,禁卫军皆我旧部,闻我起兵讨逆,势必倒戈响应,况有儋珪等骁勇绝 伦,何愁不踏平汴京,恢复周室哩!”闾邱仲卿见李筠刚愎拒谏,不听善言,嘿然 而出,退至帐外,仰天叹道:“将骄卒惰,恃勇轻进,孤军深入,汴梁大兵一到, 如以石压卵,必成齑粉,吾属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筠不用仲卿之谋,正要发兵进取,忽报北汉主刘钧,亲自率兵到来。李筠即 至太平驿迎谒,拜伏道旁。汉主即封李筠为平西王,赐良马三百匹,召见慰劳。李 筠拜见汉主,极言受周厚恩,今日起兵愿以死报,望陛下援助,决不有忘大德。汉 主听了此言,嘿然无语。原来,周室与北汉乃系世仇。李筠口口声声报答周室,惹 起了汉主的疑忌,因此满心不悦,只留些老弱之卒,算是帮助李筠。并且命宣徽使 卢赞,监督李筠的军队,竟自启驾回去。李筠见了这般行径,心下甚是不平,便与 卢赞时有龃龉。又见北汉的人马皆是老弱残卒,哪里上得战阵?心内十分懊悔,但 是事已如此,不得不奋力前进,乃命长子守节居守潞州,自率部兵南进。那监军卢 赞,又因着小事,与李筠争执,互起冲突,卢赞密报汉主,汉主又差平章事卫融, 替他们和解。李筠好生不乐,也不调动汉兵,只带着自己的兵将,向前进取,其势 甚是勇猛。


警报传到汴京,太祖即命石守信为统帅,高怀德为副,率领偏裨将佐,兴师北 征。怀德恰是新婚燕尔,给假在家,每日与公主饮酒寻欢,真是枝生连理,花开并 蒂,十分快乐!这日正在排着筵宴,与公主对坐着,把酒言欢,开怀畅饮。忽报圣 旨下,怀德忙具衣冠,排了香案,俯伏接旨。宣读已毕,送赍诏官去了,即行入内, 公主便问圣旨前来有何事故?怀德答道:“北汉主刘钧,这一次连接了潞州李筠, 真来入寇,边境十分危急。主上命石守信为统帅,令我副之,所以降旨前来,宣召 入朝,即日便要出发。”公主正在新婚之后,与怀德相处得火一般热,忽闻有旨前 来,宣召怀德,同征潞州,如何割舍得来?


早已凤目含涕,蛾眉敛翠,芳心辗转,柔肠回环,现出伤离怨别的模样来。怀 德见了,忙安慰道:“公主不必忧愁!某虽不才,系出将家,身经百战,从无败衄。 当初随着周世宗,东征西讨,也不知经过多少大敌。如今李筠区区小丑,潞州弹丸 之地,又有御驾亲征,何能拒抗王师,无异以石压卵,不多几日,便可奏凯回朝, 仍与公主欢聚了。”公主听了怀德宽慰之言,稍觉放怀。


怀德奉了旨意,不敢迟延,遂即冠带入朝,石守信已经在朝听训,还有许多文 武都在御前,商议进兵之策。怀德忙抢步入殿,行过朝见之礼,侍立一旁。只听太 祖对群臣说道:“李筠无知,胆敢谋叛,朕当率领人马,御驾亲征,谅潞州一隅之 地,不难即日踏平的。”群臣回谕,尚未回言,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延祚启奏道 :“潞州城池嵒险,且阻太行,贼若据之,未易破也。臣料李筠素勇而轻进,若速 击之,必离上党,来邀我战,犹兽亡其薮,鱼脱于洲,不难擒矣。”太祖善其言, 因谕守信怀德道:“二卿率众先行,务要迅速进兵,扼住要隘,勿纵李筠西下太行, 乃为上策;朕当亲统大军,为二卿援应。”石守信、高怀德顿首领旨,辞退出朝, 整顿兵马,预备出发。


临行之时,怀德又回府去,拜别公主,谆嘱她安心静候,不要挂念,待班师回 朝,再行聚首。公主这时也无可奈何,只得起身说道:“但愿驸马马到成功,旗开 得胜,早早归来,免得深闺悬念。”怀德又携着手叮咛一番,方才告别出门。公主 含着一泡眼泪,送至阶下,看那怀德,走了出去,不见影踪,才懒洋洋的回进闺中, 每日无情无绪的盼望怀德的捷报。


那怀德出门跨马,赶去会着石守信,带领人马,启行去了。


太祖自遣两将行后,又命慕容延钊、王全斌出兵东路,夹击李筠。传旨已毕, 遂即启驾亲征,令窦仪、赵普留守汴京,晋王光义,代理一切政务,为宫庭总监。 赵普闻旨,出班奏道:“臣不才,愿为扈从,效力戎行。”太祖道:“卿书生,岂 胜介胄之事,且留守京师,亦甚紧要,何为请行?”赵普道:“诚如陛下圣谕,京 师根本之地,但有晋王窦仪居守,可以无忧!


臣受陛下厚恩,安敢畏避劳苦,故敢请行。“太祖见赵普自愿随军,也就依从, 令他同了大军启行。你道赵普为何不愿留守汴京,反要随营出征,受那战争之苦呢? 只因他与光义甚为投合,平常时候,你来我往,密密商议,好似有何大事一般,他 人皆不能测。这次征讨李筠,他知潞州一隅之地,难挡大梁雄兵,不日就可成功, 力请随行,一则可以立下功劳,加官进爵;二则可以窥伺太祖动静,暗中通知光义, 早作准备,所以竭力请行。当下太祖将诸事分派已毕,便率领御林军,并扈从诸臣, 启驾往潞州而去。光义同着在廷诸臣,送过圣驾,各自回城。


他奉了太祖之命,代理政务,又充了宫廷总监,不论宫中府中之事,都要归他 处理,权柄在手,自然可以任意而行,毫无顾忌了。原来太祖兄弟,本有五人。太 祖居次,长兄匡济早亡,太祖即位,追封曹王;三弟即匡义,太祖即位,改名光义, 封晋王兼殿前都虞侯,领开封尹;四弟匡美,改名光美,太宗即位,又赐名庭美, 太祖封为秦王,领兴元尹;五弟匡赞,幼即夭亡,追封为岐王。兄弟之间,惟光义 生性最为狡猾,外貌宽仁,内实深沉,而且生得相貌异常,幼年时候有相者说他将 来贵不可言,必为太平天子。太祖也常常说:“光义龙行虎步,仪表非凡,将来后 福无限,胜我十倍。”光义听了此言,也以此自负,便有不愿居于人下之意。陈桥 之变,光义出力最多,功绩最大,也一半为着自己将来的地步,及至太祖受了周禅, 封光义为晋王,领开封尹,班于文武诸臣之上。他便暗中结交大臣,收揽贤豪,邸 内蓄着勇士,名为护卫,实则隐怀异志。只因太祖生有二子,长名德昭,次名德芳, 德芳虽幼,德昭年龄已长,深恐太祖立德昭为太子,自己日后的希望便断绝了。因 此预先招收了勇士谋臣,养在邸中,暗暗策划。又因赵普最得太祖信任,此时虽未 入相,已是权倾朝野,异日不患不秉朝政。光义便暗中笼络,曲意交欢,看待赵普, 犹如兄弟一般。赵普也感念光义相待之情,每在太祖之前,称赞光义,英明仁厚, 豁达大度,可以付托大事。光义见赵普已入自己彀中,便暗中和他商酌,如何可以 进行大事,谋取将来的皇位。


那赵普,字则平,原是幽州人氏,秉性深沉,有岸谷,多忌刻,尝以天下事为 己任,少习吏事寡学术,尚智谋、及事太祖,尝劝他道:“卿才可为宰相,宜多读 书,以裕经纶。”赵普奉了太祖之命,从此注意读书,每逢退朝,回至私第,便闭 户启箧,取书读之,手不释卷,咿唔竟日。至竖朝临事,取决如流。他家中人,不 知读的是何种书籍,待他出外,私自启箧观之,乃《论语》二十篇也。当日光义和 他商议日后大事,便暗暗为光义筹划道:“主上英明果断,灯照靡遗,殿下万万不 可轻率,露出形迹来,反为不美。臣知太后,于诸子之中,最为钟爱的乃是殿下。 且因周室之失国,由于幼主临朝,主上方得乘机崛起,奄有天下。太后鉴及于此, 常常说:”国赖长君,当以周室为前车之鉴,不可蹈其覆辙。‘主上因太后这般言 语,心亦为动,所以并不敕立太子,就是皇长子德昭,年已长成,至今还没有加以 封号,也是这个缘故。殿下只要乘着这个机会,侍奉太后,得其欢心,使太后注意 殿下,不过一句话,大事便可成就,而且冠冕堂皇,继承大统,哪里用得着旁的谋 划呢?“光义听了赵普的主张,深以为然!从此以后,便进行图谋皇位的手段了。


未知光义怎样图谋,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