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是《渭水》三卷中最重要的一卷,卷内有七条《经》文,《注》文也有几个长篇。所以也是三卷之中篇幅最大的一卷。由于渭水在这一卷中流经关中平原,汉族的发祥之地,而丰镐、咸阳、长安,从西周到汉,都在渭水流域之中,《水经注》对从西周到秦汉的这个汉族发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上有许多记叙。所以这一卷在《水经注》全书中也是很重要的一卷。
【原文】
田溪水又北流 ① ,注于渭水也。县北有蒙茏渠,上承渭水于郿县 ② ,东迳武功县为成林渠③ ;东迳县北,亦曰灵轵渠,《河渠书》以为引堵水 ④ 。徐广曰:一作诸川是也。渭水又东迳槐里县故城南 ⑤ 。县,古犬丘邑也 ⑥ ,周懿王都之,秦以为废丘,亦曰舒丘。中平元年,灵帝封左中郎将皇甫嵩为侯国 ⑦ 。县南对渭水,北背通渠。
【解读】
这一段《注》文,文字不多,但写了与渭水沟通的不少沟渠,如蒙茏渠、成林渠(灵轵渠)等等。这些都是利用渭水为水渠的灌溉运河。前面已经解释了有关“郑渠”的故事,关中平原由于地形和河川的优势,历史上开凿的渠道很多,这一段是全卷的开头,就记及几条渠道,它们都与渭水有密切关系。
【注释】
①田溪水:在今陕西周至附近。②郿(méi)县:故城在今陕西眉县东。③武功县:古县名。治今陕西武功。成林渠:在今陕西武功、周至附近,即下文的“灵轵(zhǐ)渠”。同一条河流在不同地域的名称不同。④《河渠书》:即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是我国比较早的一篇关于水利发展史的文献。⑤槐里县:古县名。治今陕西兴平东南。⑥犬丘邑:古邑名。在今陕西兴平东南,周懿王自镐徙都于此,秦更名废丘。亦称舒丘。⑦左中郎将:郎中令的属官。皇甫嵩:字义真,东汉安定朝那(在今宁夏彭阳)人,时号名将。侯国:侯爵的封地。
【译文】
田溪水又北流,注入渭水。县北有蒙茏渠,上流在郿县承接渭水,东流经武功县,就是成林渠;东流经县北,又叫灵轵渠,《河渠书》以为是从堵水引过来的。徐广说,此渠又叫诸川。渭水又东流,经槐里县老城南。槐里县,就是古时的犬丘邑,周懿王曾建都于此,秦时称为废丘,又叫舒丘。东汉中平元年(184),灵帝将这地方封给左中郎将皇甫嵩为侯国。槐里县南对渭水,北靠通渠。
【原文】
池水北迳鄗京东、秦阿房宫西 ⑧ 。《史记》曰:秦始皇三十五年,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小,乃作朝宫于渭南 ⑨ ,亦曰阿城也。始皇先作前殿阿房,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 ⑩ ,自殿直扺南山 ⓫ 。表山巅为阙 ⓬ ,为复道自阿房度渭 ⑬ ,属之咸阳 ⑭ ,象天极 ⑮ ,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⑯ 。《关中记》曰 ⑰ :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庭中受十万人。其水又屈而迳其北,东北流注堨水陂。陂水北出,迳汉武帝建章宫东,于凤阙南,东注泬水 ⑱ 。泬水又北迳凤阙东。《三辅黄图》曰 ⑲ :建章宫,汉武帝造,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其东凤阙,高七丈五尺,俗言贞女楼。非也。《汉武帝故事》⑳ 云:阙高二十丈。《关中记》曰:建章宫圆阙,临北道,有金凤在阙上,高丈余,故号凤阙也。故繁钦《建章凤阙赋》曰 ㉑ :秦汉规模,廓然毁泯,惟建章凤阙,岿然独存,虽非象魏之制,亦一代之巨观也。泬水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一水北迳神明台东 ㉒ 。《傅子·宫室》曰 ㉓ :上于建章中作神明台、井干楼 ㉔ ,咸高五十余丈,皆作悬阁,辇道相属焉㉕ 。《三辅黄图》曰:神明台在建章宫中,上有九室,今人谓之九子台。即实非也。泬水又迳渐台东。《汉武帝故事》曰: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中有渐台三十丈。渐,浸也,为池水所渐。一说星名也。南有璧门三层,高三十余丈,中殿十二间,阶陛咸以玉为之,铸铜凤五丈,饰以黄金,楼屋上椽首,薄以玉璧 ㉖ 。因曰璧玉门也。泬水又北流注渭,亦谓是水为潏水也。故吕忱曰 ㉗ :潏水出杜陵县 ㉘ 。《汉书音义》曰 ㉙ :潏,水声,而非水也。亦曰高都水。前汉之末,王氏五侯大治池宅 ㉚ ,引泬水入长安城。故百姓歌之曰:五侯初起,曲阳最怒 ㉛ ,坏决高都,竟连五杜 ㉜ ,土山渐台,像西白虎。即是水也。
【解读】
这一段记叙从西周到秦汉的京城区域,第一句提到的鄗京,就是西周的首都。下文“以咸阳人多”,咸阳就是秦的首都。接下去记叙汉武帝建章宫,这就涉及汉首都长安了。鄗京、咸阳、长安这三座首都,虽然都不是同一个城市,但这片地区属于从西周到秦汉的首都区,以后的隋唐首都也在这个地区,当然是郦道元所不及看到的了。所以这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其间要记叙的内容实在太多,郦道元在这一段中着眼于宫殿楼台。由于这些宫殿楼台的建筑都非常豪华富丽,所以必须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它们最重要的方面,而郦道元的写作技巧确实达到了这种境界。例如秦阿房宫:“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两句话,一句描述它的宏大,一句描述它的崇高。又如汉武帝建章宫:“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一座规模极大的宫殿,假使用四至八到的老套描写,就需要写许多文字,“周二十余里”一语让人顿时领会这座宫殿的巨大程度。这样一座硕大无朋的宫殿,其中当然有大量的屋宇和亭台楼阁,逐个写来需要用一篇大文章,而“千门万户”一语就概括无遗。当然在引用古籍对这些宫殿的记叙之中,郦道元并无褒赞的语言,事实上,他或或许是对前代帝王的如此大兴土木持反对态度的,这一段最后关于前汉末年王氏五侯大治池宅、把泬水引入长安城的奢靡行为,他引用老百姓的歌谣加以揭露,由此可以为证。
【注释】
⑧鄗(hào)京:周朝初年的国都,在今陕西西安。阿房宫:秦始皇时修建,在今陕西西安西北。即下文的“阿城”。⑨朝宫:帝王的宫殿。⑩周驰:四周绵延。驰,绵延。阁道:道路,阶梯。⓫南山:古山名。即秦岭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⓬表:以为标记。⑬复道:上下两重通道,即空中通道。度:渡过。⑭属(zhǔ):连接。⑮象:模仿,仿效。天极:紫宫后十七星。⑯阁道:星名。共六颗。绝汉:横过天河。营室:星宿名。与天极隔着天河。⑰《关中记》:西晋潘岳所作。⑱泬(jué)水:古水名。渭河支流,上游泬水即今陕西西安东南的潏(jué)河上游。即下文的“潏水”、“高都水”。⑲《三辅黄图》:撰者不详。主要记录汉代三辅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畤等事。⑳《汉武帝故事》:《隋书·经籍志》记载,二卷,未著撰者。㉑繁钦:东汉末文学家,字休伯,颍川(在今河南禹州)人。㉒神明台:在今陕西西安西北。㉓《傅子》:沈钦韩认为晋傅玄撰《傅子》百四十篇。㉔井干楼:楼观名。像井干一样的楼观。井干,井上的栏杆,其形状或四角,或八角。㉕辇道:可乘辇往来的道路。㉖薄:通“敷”,装饰,贴。㉗吕忱:晋时的文字学家,字伯雍,任城(在今山东济宁)人。有文字学著作《字林》,七卷,今亡佚,后人有辑本。㉘杜陵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西安东南。㉙《汉书音义》:给《汉书》作的音义。撰者不详。㉚王氏五侯:《汉书·元后传》记载:西汉成帝刘骜(ào)河平二年(前27),封舅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㉛曲阳:指曲阳侯王根。最怒:最为豪奢。㉜五杜:《汉书·元后传》作“外杜”。具体不详。
【译文】
池水北流经鄗京东、秦阿房宫西。《史记》说: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因咸阳人多,先王的宫殿小,于是在渭南建筑朝宫,也叫阿城。秦始皇先修建了前殿阿房宫,殿上可坐一万人,殿下可以竖立五丈高的旗,四周绕以阁道,从殿里一直通到南山。在山巅建阙,从阿房宫修建复道跨过渭水,与咸阳相连,以咸阳模仿天极,阁道则表示跨过天汉,通到营室星。《关中记》说: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东西长一千步,南北宽三百步,庭中可容十万人。昆明池水又转向阿房宫北面流过,往东北流注于堨水陂。陂水从北面流出,经汉武帝建章宫东,在凤阙南往东注入泬水。泬水又北流经凤阙东。《三辅黄图》说:建章宫,汉武帝建,周围二十多里,宫内有成千上万的门窗,东边是凤阙,高七丈五尺,俗名贞女楼。这说得不对。《汉武帝故事》说:阙高二十丈。《关中记》说:建章宫的门阙,面对北道,上面有金凤,有一丈多高,所以叫凤阙。繁钦《建章凤阙赋》说:秦汉时的规模,已荡然无存了,只有建章宫的凤阙,还独自屹立着,虽然不是象魏的规制,但也可算是一代壮伟的楼观了。泬水又北流,分为两条:一条东北流,一条北流经神明台东边。《傅子·宫室》中说:建章宫中筑了神明台、井干楼,高度都有五十多丈,上面都建了悬阁,下面有车路相通。《三辅黄图》说:神明台在建章宫里面,台上有九个房间,现在人们称为九子台。这是不对的。泬水又流经渐台东。《汉武帝故事》说:建章宫北有太掖池,池中有渐台,高三十丈。渐,是浸的意思,就是说被池水所浸。还有一个说法,认为渐是星名。南有璧门三层,高三十多丈,中殿十二间,台阶都用玉砌成,铸了铜凤一只,高五丈,以黄金来装饰;楼屋上方的椽头上贴着玉璧。因此叫璧玉门。泬水又北流,注入渭水,泬水又名潏水。所以吕忱说:潏水发源于杜陵县。《汉书音义》说:潏是水声,并不是水名。又叫高都水。西汉末年,王氏五侯大规模开池建宅,把泬水引入长安城。所以老百姓歌唱道:五侯初兴,曲阳最怒,坏决高都,竟连五杜,土山渐台,像西白虎。说的就是这条水。
【原文】
渭水又东迳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 ㉝ ,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 ㉞ 。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一曰东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逄萌挂冠处也 ㉟ 。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名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㊱ ,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云: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 ㊲ ,子母相钩带 ㊳ 。指谓此门也。南出东头第一门,本名覆盎门,王莽更名永清门长茂亭。其南有下杜城 ㊴ ,应劭曰 ㊵ :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门,又曰端门,北对长乐宫。第二门,本名安门,亦曰鼎路门,王莽更名光礼门显乐亭,北对武库。第三门,本名平门,又曰便门,王莽更名信平门诚正亭,一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西出南头第一门,本名章门,王莽更名万秋门亿年亭,亦曰光华门也。第二门,本名直门,王莽更名直道门端路亭,故龙楼门也。张晏曰 ㊶ :门楼有铜龙。《三辅黄图》曰:长安西出第二门。即此门也。第三门,本名西城门,亦曰雍门,王莽更名章义门著义亭,其水北入有函里,民名曰函里门,亦曰突门。北出西头第一门,本名横门,王莽更名霸都门左幽亭。如淳曰:音光,故曰光门。其外郭有都门、有棘门。徐广曰:棘门在渭北。孟康曰 ㊷ :在长安北,秦时宫门也。如淳曰:《三辅黄图》曰棘门在横门外。按《汉书》:徐厉军于此备匈奴 ㊸ ,又有通门、亥门也。第二门,本名厨门,又曰朝门,王莽更名建子门广世亭,一曰高门。苏林曰 ㊹ :高门,长安城北门也。其内有长安厨官在东,故名曰厨门也。如淳曰:今名广门也。第三门,本名杜门,亦曰利城门,王莽更名进和门临水亭,其外有客舍,故民曰客舍门,又曰洛门也。凡此诸门,皆通逵九达 ㊺ ,三途洞开。隐以金椎 ㊻ ,周以林木,左出右入,为往来之径,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
【解读】
这一段描写西汉首都长安城的城门,一共是十二门,各门都还有许多附属建筑。由于是个历史上的著名古都,《注》文内容浩瀚,所以只选到“第三门”一段。对于研究古都建筑史,这是很有价值的资料。
【注释】
㉝离宫: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㉞常安:即长安,在今陕西西安。㉟逄(pánɡ)萌挂冠:《后汉书》记载,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逄萌,字子康,北海都昌(在今山东昌邑)人。㊱广陵:在今江苏扬州。邵平: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㊲畛(zhěn):田间的边界。拒:通“距”,到。阡陌(qiānmò):田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㊳子母:指大小不等的瓜。一说,子指瓜,母指瓜藤。相钩带:形容瓜一个连接一个,结得很多。㊴下杜城:故址在今陕西西安。㊵应劭:字仲远,东汉学者,汝南南顿(在今河南项城)人。㊶张晏:三国魏中山(在今河北正定)人,字子传,有《汉书音释》四十卷。㊷孟康:三国魏广宗(在今河北威县)人,字公休,曾注《汉书》。㊸徐厉:西汉文帝时人,具体不详。㊹苏林:三国魏陈留外黄(在今河南民权)人,字孝友。㊺通逵:犹“通途”。逵,四通八达的道路。㊻隐:夯筑。金椎:铁铸的锤击工具。
【译文】
渭水又东流经长安城北,长安城于汉惠帝元年(前194)开始修筑,六年(前189)建成,这就是咸阳城。秦时的离宫并未建城,所以给它造城,王莽改名为常安。长安城有十二座城门:从东边出城,北端第一门原名宣平门,王莽改名春王门正月亭,又名东都门,外城城门也叫东都门,就是逄萌挂冠弃官而去的地方。第二门原名清明门,又叫凯门,王莽改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又称藉田门。第三门原名霸城门,王莽改名为仁寿门无疆亭,人们看到城门是青色的,又叫青城门,或叫青绮门,又叫青门。旧时门外出产好瓜,从前广陵人邵平是秦时的东陵侯,秦亡后做了平民百姓,在这座城门外种瓜,瓜很甜美,所以人们称为东陵瓜。阮籍《咏怀诗》说: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诗里说的就是此门。从南边出城,东端第一门原名覆盎门,王莽改名为永清门长茂亭。此门南边有下杜城,应劭说:下杜城就是旧时杜陵的下聚落,所以叫下杜门,又叫端门,北与长乐宫相望。第二门原名安门,又称鼎路门,王莽改名为光礼门显乐亭,北对武库。第三门原名平门,又叫便门,王莽改名为信平门诚正亭,又叫西安门,北与未央宫相望。从西边出城,南端第一门原名章门,王莽改名为万秋门亿年亭,又叫光华门。第二门原名直门,王莽改名直道门端路亭,就是旧时的龙楼门。张晏说:门楼上有铜龙。《三辅黄图》说:这是长安西出第二门。说的就是此门。第三门原名西城门,又叫雍门,王莽改名为章义门著义亭,水从城北流入,有函里,人们称为函里门,又叫突门。从北边出城,西端第一门原名横门,王莽改名为霸都门左幽亭。如淳说:横,音光,所以叫光门。外城有都门、棘门。徐广说:棘门在渭北。孟康说:在长安北,是秦时的宫门。如淳说:《三辅黄图》说棘门在横门外。按《汉书》:徐厉曾驻军于此,以防匈奴,又有通门、亥门。第二门原名厨门,又叫朝门,王莽改名为建子门广世亭,又叫高门。苏林说:高门是长安城北门。门内有长安厨官在东,所以叫厨门。如淳说:现在叫广门。第三门原名杜门,又叫利城门,王莽改名为进和门临水亭。城门外有客舍,所以人们称为客舍门,又叫洛门。所有这些城门都有通衢大道相通,每座大开的城门各有三条大路穿过。修建大路时以大铁椎夯土,两边种植林木,左边出门,右边进门,往来有一定的路径,行人出入,有上行道和下行道的分别。
【原文】
又东迳未央宫北。高祖在关东,令萧何成未央宫 ㊼ ,何斩龙首山而营之 ㊽ 。山长六十余里,头临渭水,尾达樊川 ㊾ ;头高二十丈,尾渐下,高五六丈;土色赤而坚,云昔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其行道因山成迹。山即基 ㊿ ,阙不假筑 [51] ,高出长安城。北有玄武阙 [52] ,即北阙也。东有苍龙阙 [53] ,阙内有阊阖、止车诸门 [54] 。未央殿东有宣室、玉堂、麒麟、含章、白虎、凤皇、朱雀、鹓鸾、昭阳诸殿 [55] ,天禄、石渠、麒麟三阁 [56] 。未央宫北,即桂宫也[57] ,周十余里,内有明光殿、走狗台、柏梁台,旧乘复道,用相迳通。
【解读】
这一段记叙著名的汉未央宫。未央宫的建造早于前面的汉武帝建章宫,但在历史上,声名超过建章宫,常常以此宫与秦的阿房宫并提,所以《水经注》对此也写了较多文字,点出了此宫的不少门阙和殿宇。总之,在这两条《经》文下的《注》文,加以疏理加工,汉都长安城就可以大致复原了。
【注释】
㊼萧何:西汉沛(在今江苏)人,进韩信为大将,辅佐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为开国名相。㊽龙首山:古山名。在今陕西西安旧城北。㊾樊川:潏(jué)水的支流,在陕西西安南。㊿即:作为。[51]不假:不须。[52]玄武: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代指北方。[53]苍龙:古代二十八星宿中东方七宿的总称。[54]阊阖(chānɡhé):古宫门。[55]鹓鸾(yuānluán):凤凰。鹓、鸾,各是凤凰的一种。[56]天禄、石渠、麒麟:汉代阁名。为皇家藏书之所。[57]桂宫:宫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译文】
渠水又东流,经未央宫北。高祖在关东时,命令萧何去兴建未央宫,萧何就开辟龙首山来营建这座宫殿。山长六十多里,山头府临渭水,山尾伸到樊川;山头高二十丈,山尾渐低,高五六丈;土壤呈红色,很坚硬,传说从前有黑龙从南山出来,去饮渭水,经过的路线沿山而形成遗迹。建宫依山为基,不须筑基,就已高出长安城之上了。北有玄武阙,就是北阙。东有苍龙阙,阙内有阊阖、止车诸门。未央殿东有宣室、玉堂、麒麟、含章、白虎、凤皇、朱雀、鹓鸾、昭阳诸殿,天禄、石渠、麒麟三阁。未央宫以北,就是桂宫,周围十多里,里面有明光殿、走狗台、柏梁台,从前有复道相通。
【原文】
《汉武帝故事》曰:帝崩后见形,谓陵令薛平曰 [58] :吾虽失势,犹为汝君,奈何令吏卒上吾陵磨刀剑乎?自今以后,可禁之。平顿首谢 [59] ,因不见。推问陵傍,果有方石,可以为砺 [60] ,吏卒常盗磨刀剑 [61] 。霍光欲斩之 [62] ,张安世曰 [63] :神道茫昧,不宜为法。乃止。
【解读】
这一段文字不长,郦道元写此文的主要用意在“神道茫昧,不宜为法”这两句,因为他其实是不信鬼神的。但《水经注》中有不少鬼神故事,这都是他借鬼神来警戒活人或劝人为善的。这一段文字引自《汉武帝故事》,此卷曾多次引及此书,但《汉武帝故事》其书早已亡佚,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此书除《水经注》外,从来不见其他古籍引及,是郦道元所独引的书,所以更是珍贵。
【注释】
[58]陵令:即守卫汉武帝的陵墓茂陵的官长。薛平:人名。具体不详。[59]顿首:磕头,旧时礼节之一。谢:谢罪。[60]砺(lì):磨刀石。[61]盗:偷偷地。[62]霍光:汉霍去病异母弟,字子孟,受遗诏,辅佐幼主。[63]张安世:汉张汤之子,字子孺。
【译文】
《汉武帝故事》说:武帝死后,曾显灵对陵令薛平说:我虽已失势,但到底还是你的君主,怎么可以让下吏兵卒之辈到我陵上来磨刀剑呢?从今以后,你要禁止他们。薛平叩头请罪,武帝忽然不见了。他去查问,果然陵墓旁边有一块方石,可以当磨石用,下吏兵卒常常偷偷地在那里磨刀剑。霍光想把那些人杀了,张安世说:神道之事幽渺难知,不宜作为执法的依据。于是才作罢。
【原文】
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 [64] ,一名蓝田 [65] ,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斩山凿石,下锢三泉 [66] ,以铜为椁 [67] ,旁行周回三十余里 [68] ,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岛 [69] ,具地理之势。宫观百官,奇器珍宝,充满其中。令匠作机弩 [70] ,有所穿近,辄射之。以人鱼膏为灯烛 [71] ,取其不灭者久之。后宫无子者,皆使殉葬甚众。坟高五丈,周回五里余,作者七十万人,积年方成。而周章百万之师 [72] ,已至其下,乃使章邯领作者以御难 [73] ,弗能禁。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 [74] ,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
【解读】
郦道元推崇薄葬,鞭挞厚葬,在《水经注》全书中,以下还有不少例子。特别是对大暴君、大独裁者的这种厚葬,不仅是郦道元深恶痛疾,其实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是值得我们世代记取这个教训的。在同条《经》文下,《注》文也记及了汉成帝为自己建造安置他死后尸骸的地方。《注》文中有两句话:“取土东山,与粟同价。”建造一座陵墓,从别处取土,这种造坟墓的泥土,由于辗转搬运,竟贵得与粮食同价。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多次鞭挞厚葬,特别是暴君昏君和贪官污吏的厚葬,实在是对后世的重要教育。
【注释】
[64]冢圹(zhǒnɡkuànɡ):坟墓。圹,墓穴。丽戎之山:即骊(lí)山,在今陕西西安。[65]蓝田:即蓝田山,在今陕西蓝田东南。丽戎之山实际上是蓝田山之北山。[66]三泉:三重泉,即地下深处,多指人死后的葬处。[67]椁(ɡuǒ):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68]旁行:遍行,到处。周回:周围。[69]四渎(dú):古人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川的总称,即江(长江)、河(黄河)、淮、济。五岳: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古书中记载各异。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70]机弩(nǔ):古代用机械发射的强弓。[71]人鱼膏:鲵(ní)鱼的膏脂。人鱼,即鲵鱼,俗称娃娃鱼。[72]周章:陈涉时人。《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其余不详。[73]章邯:秦二世时官少府。陈涉兵起,二世使章邯发骊山徒拒之,击杀周章。[74]销:加热使金属变成液态。
【译文】
秦始皇大搞厚葬,在丽戎之山——又名蓝田——营建墓地,山北多金,山南多玉,秦始皇贪它的美名,因而葬在这里。他劈山凿石,在墓穴下面堵死地下水,用铜铸造棺椁,墓穴周围三十多里,上面画了天文星宿的图像,下面用水银模拟天下的四渎、百川,还有五岳、九州,地理形势无不具备。墓内还置宫观百官官署,堆满奇器珍宝。又令工匠制作装置了机关的弩,有人入内行近,就发弩射死他。墓内用人鱼膏作灯烛,取其能久燃不灭。后宫没有生过儿子的妃嫔,殉葬的极多。坟高五丈,周围五里多,筑陵动用了七十万人,接连好几年方才告成。但周章的百万大军却已打到陵墓下面了,于是派章邯率领筑陵役夫去抵抗,却约束不住这批人。项羽入关,掘开了陵墓,用三十万人搬运墓内葬品,接连三十天还搬不完。关东盗贼熔化铜棺来取铜,牧人寻羊放火烧陵,大火一连烧了九十天都不能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