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世凯清史稿 赵尔巽柯劭忞等 | 成书时期:1927年 历时14年800万字 | 章节:共1部 |
《清史稿》是清朝覆亡后由北洋政府支持编纂的清史,因最后未经审订即匆忙刊行,故名为“稿”。其编纂历时14年,前后数百人参与,全数合计800多万字 。 编纂背景和过程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由袁世凯批准。袁世凯聘请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担任馆长,赵尔巽死后,由柯劭忞代之。编纂过程中,史馆规模庞大,人员众多,包括缪荃孙、金兆蕃、吴廷燮、章钰等知名学者 。然而,由于北洋政府财政困难,编纂工作多次中断,最终在1927年赵尔巽去世后,由金梁继续校刻,并于1928年完成刊印 。 主要内容和版本差异 《清史稿》包括本纪、志、表、列传等部分。其中列传占全书的大部分,分为后妃、诸王、大臣、循吏、儒林、文苑、忠义、孝义、遗逸、艺术、畴人、列女等类别 。由于编纂过程中多次中断和修改,最终形成了关外本(536卷)和关内本(529卷)的版本差异 。 历史评价和现代研究价值 《清史稿》虽然因匆忙刊行而存在史实谬误和缺失,但其汇集了大量的清史资料,基本符合传统的二十四史体例。现代学者在研究清史时仍然离不开《清史稿》,认为它是必读书目 。尽管书中多有偏见和不公正之处,但其历史价值仍然不可忽视 。
袁世凯设立清史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追忆清朝历史,并通过修史笼络前清遗老,营造自己的正统形象。 1914年,袁世凯在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决定设立清史馆,仿照过去纪传体通史的方式修撰清史。清史馆的设立得到了袁世凯的大力支持,每月拨款10万大洋用于修史工作 。 清史馆的背景和目的 袁世凯试图通过设立清史馆来恢复帝制,并采取了一系列复古措施。清史馆的设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旨在通过修撰清史来笼络前清遗老,营造盛世雄主的形象,并显示自己对清朝的追念和报恩 。 清史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 清史馆设有馆长、总纂、纂修、协修等职位。首任馆长为赵尔巽,总纂包括柯劭忞、吴廷燮等。纂修人员众多,包括金兆蕃、张尔田、章钰等。这些人员大多为前清遗老,他们在修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清史馆的工作内容和成果 清史馆的工作内容包括纂辑清史并储藏关于清史的一切材料。尽管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且管理松散,但最终完成了《清史稿》的编纂工作。《清史稿》包括本纪、志、表、列传等部分,列传分为后妃、诸王、大臣、循吏、儒林、文苑、忠义等类别 。尽管《清史稿》未能成为定本,但它汇集了大量的清史资料,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
赵尔巽是《清史稿》的主编,他生于1844年,死于1927年,字次珊,是奉天铁岭(今辽宁铁岭)汉军正蓝旗人。赵尔巽于同治年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后历任地方官职,最终成为东三省总督。 赵尔巽在辛亥革命后,因清廷覆灭而决定不再从政,转而全力编写《清史稿》。这部史书由北洋政府设立的清史馆编修,记载了清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历史,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志、表和列传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 。 《清史稿》的编修工作从1914年开始,历时十余年,至1927年初步成形。由于赵尔巽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出,以示其为未定本。全书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不认真,导致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颇多 。 尽管《清史稿》在政治观点、体裁体例、史实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舛错,但它为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认真研究总结《清史稿》纂修始末及其经验教训,对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不无裨益和借鉴 。
金梁在《清史稿》编纂中的角色和贡献 金梁,字息候或希候,号东华旧史、小肃、东圃,晚号不息老人、一息老人,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于瓜尔佳氏家族。他于1904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内城警察厅知事、民政部参议、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前清小朝廷内务府大臣等职务。金梁与前清的“重臣”结交,为他后来能够娴熟游走于各大军阀之间奠定了基础 。 在《清史稿》的编纂过程中,金梁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他参与了《清史稿》的校勘和编辑工作,并且在赵尔巽去世后,接替了他的工作,继续完成《清史稿》的校刻和出版。尽管金梁在编纂过程中有一定的权力,但他对史稿进行了多处窜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史稿》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清史稿》的背景和编纂过程 《清史稿》是清朝覆亡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支持编纂的清史,历时14年,参与人数众多,全书共计800多万字。由于最后未经审订即匆忙刊行,故名为“稿”。编纂过程中,北洋政府设立了清史馆,聘请了前清遗老和民国官员共同参与。编纂工作在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由赵尔巽担任馆长,金梁等人在编纂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 《清史稿》的内容结构和历史价值 《清史稿》采用了《明史》的体裁,略有变化。全书分为本纪、志、表、列传等部分。本纪包括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等十二纪;志有天文、灾异、时宪、地理、礼、乐等十六志;表有皇子、公主、外戚等十表;列传包括后妃、诸王、诸臣等十五传。取材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参考各种记载和征访所得,力求传信而不尚文饰 。 《清史稿》的查禁原因 《清史稿》因最后未经审订即匆忙刊行,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加上其中一些内容可能对当时的政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被国民政府查禁 。
柯劭忞在《清史稿》中的角色和贡献 柯劭忞(1850-1933),字仲勉,号蓼园,晚号岁寒阁,是山东省胶州人,中国近代史学家。他在清德宗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等职务,并担任过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清史馆代馆长和总纂。民国三年(1914年),柯劭忞参与《清史稿》的编纂工作,负责整理《儒林传》《文苑传》《畴人传》,并独撰《天文志》,总纂纪稿,在清史馆馆长赵尔巽去世后,他还担任了代馆长 。 《清史稿》的基本信息和历史价值 《清史稿》是北洋政府时期由袁世凯批准编纂的一部大型清朝历史史籍,参与编纂的工作人员有300多人,编纂时间长达15年,最终成书536卷,约800万字。该书记录了从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296年历史,包括本纪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传316卷 。尽管《清史稿》未经总阅修订即匆忙付梓刊行,但其历史价值仍然不可忽视。 柯劭忞的其他著作和学术成就 除了《清史稿》,柯劭忞还独力撰著了《新元史》,该书被认为集五百余年各家研究之大成,北洋政府将其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柯劭忞还著有《译史补》《春秋谷梁传注》《文献通考注》等书。他的博闻强记和广博的治学领域使他被誉为“钱大昕后第一人” 。
吴廷燮在《清史稿》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负责撰写了部分本纪、表和地理志。吴廷燮是清史馆的纂修之一,参与了《清史稿》的编纂工作。他在《清史稿》中具体负责的内容包括部分本纪、表和地理志的撰写 。 吴廷燮的生平背景显示他是一位近代学者和史学家,原名承荣,字向之,又字次夔,晚号景牧,出生于江苏省江宁。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受读,11岁即阅《四库全书提要》,13岁后遍阅诸史。吴廷燮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举,后历任多种官职,包括巡警部警政司郎中、巡警部右参议、宪政编查馆编辑等。辛亥革命后,他曾任袁世凯大总统府秘书、北洋政府统计局局长等职。民国17年(1928年),他受张学良之聘为沈阳萃升书院主讲,讲授史学,并继续从事史籍编辑工作 。 吴廷燮的其他著作和成就包括《景牧堂文集》、《历代方镇年表》、《清十三朝系年要录》和《山右石刻丛编》等。他精力过人,博闻强记,擅长表谱学研究,毕生致力于史籍及其他有关方镇资料的编辑工作 。
张尔田(1874年—1945年),原名张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是浙江杭州人,著名的近代历史学家和词人。 张尔田在《清史稿》中的贡献 张尔田在1914年参与纂修《清史稿》,负责撰写《乐志》《刑法志》《地理志·江苏》《图海》《李之芳列传》《后妃列传》等卷。他自认为《后妃列传》是其文才与史识的代表作 。 《清史稿》的背景和影响 《清史稿》是1914年由袁世凯政府批准设立的清史馆编纂的纪传体清史,历经14年完成,于1927年刊印行世。尽管由于编纂的政治态度和仓促付印等原因,《清史稿》自问世后一直受人诟病,并被国民政府一度封禁,但它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参考书 。 张尔田的其他成就和影响 除了在《清史稿》中的贡献,张尔田还著有《史微》、《蒙古源流笺注》、《蛮书校补》、《元朝秘史注》、《遁龛文集》等作品。他在词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曾参与编修《浙江通志》,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教,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担任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
章钰(1864~1937),字式之,号茗簃,晚号北池逸老、霜根老人等,是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章钰在光绪年间以高材生身份进入黄彭年的“学古堂”学习,不久后中举,并在1903年成为进士,官至一等秘书,事务司主管兼京师图书馆编修。辛亥革命后,他寓居天津,以收藏、校书、著述为业。1914年,章钰被任命为清史馆纂修 。 在清史馆工作期间,章钰参与了《清史稿》的编修工作。《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清朝从1616年满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历史。全书共有五百三十六卷,包括本纪、志、表和列传四个部分,详细记录了清朝296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 章钰在《清史稿》编修中的具体贡献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他的学术背景和在清史馆的工作经历表明他在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的藏书室“四当斋”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献,并在他去世后将其藏书赠予燕京大学图书馆,对学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
缪荃孙在《清史稿》中的角色和贡献 缪荃孙,字炎之,晚号艺风,是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教育家和目录学家。他生于1844年,是江苏江阴人。缪荃孙在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并协助张之洞总纂《顺天府志》。他还参与了《清史稿》的编纂工作,担任总纂,负责儒林、文苑、循吏、孝友、隐逸等传的编写 。 《清史稿》的编纂背景和历史价值 《清史稿》是由中华民国初年特设的清史馆编修的,历时十四年完成,从1914年开始编纂,至1927年基本完成。这部正史记录了清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到1911年清朝灭亡的历史。全书共五百三十六卷,包括本纪、志、表和列传等内容。尽管在编纂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但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 缪荃孙在《清史稿》中的具体贡献 缪荃孙在《清史稿》中担任总纂,负责儒林、文苑、循吏、孝友、隐逸等传的编写。他的工作不仅展示了历史编纂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反映了编纂者对于历史的尊重和严谨态度。缪荃孙的贡献使得《清史稿》在考论一代儒学源流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