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目录

作者:袁世凯清史稿 赵尔巽柯劭忞等 成书时期:1927年 历时14年800万字 章节:共1部
本纪
卷1 本纪1 太祖本纪 卷2 本纪2 太宗本纪一 卷3 本纪3 太宗本纪二
卷4 本纪4 世祖本纪一 卷5 本纪5 世祖本纪二 卷6 本纪6 圣祖本纪一
卷7 本纪7 圣祖本纪二 卷8 本纪8 圣祖本纪三 卷9 本纪9 世宗本纪
卷10 本纪10 高宗本纪一 卷11 本纪11 高宗本纪二 卷12 本纪12 高宗本纪三
卷13 本纪13 高宗本纪四 卷14 本纪14 高宗本纪五 卷15 本纪15 高宗本纪六
卷16 本纪16 仁宗本纪 卷17 本纪17 宣宗本纪一 卷18 本纪18 宣宗本纪二
卷19 本纪19 宣宗本纪三 卷20 本纪20 文宗本纪 卷21 本纪21 穆宗本纪一
卷22 本纪22 穆宗本纪二 卷23 本纪23 德宗本纪一 卷24 本纪24 德宗本纪二
卷25 本纪25 宣统皇帝本纪
卷26 志1 天文一 卷27 志2 天文二 卷28 志3 天文三
卷29 志4 天文四 卷30 志5 卷31 志6
卷32 志7 卷33 志8 卷34 志9
卷35 志10 卷36 志11 天文十一 卷37 志12 天文十二
卷38 志13 天文十三 卷39 志14 天文十四 卷40 志15 灾异一
卷41 志16 灾异二 卷42 志17 灾异三 卷43 志18 灾异四
卷44 志19 灾异五 卷45 志20 时宪一 卷46 志21 时宪二
卷47 志22 时宪三 卷48 志23 时宪四 卷49 志24 时宪五
卷50 志25 时宪六 卷51 志26 时宪七 卷52 志27 时宪八
卷53 志28 时宪九 卷54 志29 地理一 卷55 志30 地理二
卷56 志31 地理三 卷57 志32 地理四 卷58 志33 地理五
卷59 志34 地理六 卷60 志35 地理七 卷61 志36 地理八
卷62 志37 地理九 卷63 志38 地理十 卷64 志39 地理十一
卷65 志40 地理十二 卷66 志41 地理十三 卷67 志42 地理十四
卷68 志43 地理十五 卷69 志44 地理十六 卷70 志45 地理十七
卷71 志46 地理十八 卷72 志47 地理十九 卷73 志48 地理二十
卷74 志49 地理二十一 卷75 志50 地理二十二 卷76 志51 地理二十三
卷77 志52 地理二十四 卷78 志53 地理二十五 卷79 志54 地理二十六
卷80 志55 地理二十七 卷81 志56 地理二十八 卷82 志57 礼一(吉礼一)
卷83 志58 礼二(吉礼二) 卷84 志59 礼三(吉礼三) 卷85 志60 礼四(吉礼四)
卷86 志61 礼五(吉礼五) 卷87 志62 礼六(吉礼六) 卷88 志63 礼七(嘉礼一)
卷89 志64 礼八(嘉礼二) 卷90 志65 礼九(军礼) 卷91 志66 礼十(宾礼)
卷92 志67 礼十一(凶礼一) 卷93 志68 礼十二(凶礼二) 卷94 志69 乐一
卷95 志70 卷96 志71 卷97 志72
卷98 志73 乐五 卷99 志74 卷100 志75
卷101 志76 卷102 志77 卷103 志78
卷104 志79 卷105 志80 卷106 志81
卷107 志82 卷108 志83 卷109 志84
卷110 志85 卷111 志86 卷112 志87
卷113 志88 卷114 志89 卷115 志90
卷116 志91 卷117 志92 卷118 志93
卷119 志94 卷120 志95 卷121 志96
卷122 志97 卷123 志98 卷124 志99
卷125 志100 卷126 志101 卷127 志102
卷128 志103 卷129 志104 卷130 志105
卷131 志106 卷132 志107 卷133 志108
卷134 志109 卷135 志110 卷136 志111
卷137 志112 卷138 志113 卷139 志114
卷140 志115 卷141 志116 卷142 志117
卷143 志118 卷144 志119 卷145 志120
卷146 志121 卷147 志122 卷148 志123
卷149 志124 卷150 志125 卷151 志126
卷152 志127 卷153 志128 卷154 志129
卷155 志130 卷156 志131 卷157 志132
卷158 志133 卷159 志134 邦交七 卷160 志135
卷161 表1 皇子世表一 卷162 表2 皇子世表二 卷163 表3 皇子世表三
卷164 表4 皇子世表四 卷165 表5 皇子世表五 卷166 表6 公主表
卷167 表7 外戚表 卷168 表8 卷169 表9
卷170 表10 卷171 表11 卷172 表12
卷173 表13 卷174 表14 卷175 表15
卷176 表16 卷177 表17 军机大臣年表二 卷178 表18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
卷179 表19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 卷180 表20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 卷181 表21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
卷182 表22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 卷183 表23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 卷184 表24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
卷185 表25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 卷186 表26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 卷187 表27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
卷188 表28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 卷189 表29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 卷190 表30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
卷191 表31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 卷192 表32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 卷193 表33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
卷194 表34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 卷195 表35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 卷196 表36 部院大臣年表十
卷197 表37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附) 卷198 表38 疆臣年表二(各省河督附) 卷199 表39 疆臣年表三(各省漕督附)
卷200 表40 疆臣年表四 卷201 表41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 卷202 表42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
卷203 表43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 卷204 表44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 卷205 表45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
卷206 表46 疆臣年表十各(都统大臣) 卷207 表47 疆臣年表十一 卷208 表48 疆臣年表十二
卷209 表49 籓部世表一 卷210 表50 卷211 表51
卷212 表52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 卷213 表53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卷214 列传1 后妃 卷215 列传2 诸王一 卷216 列传3 诸王二
卷217 列传4 诸王三 卷218 列传5 诸王四 卷219 列传6 诸王五
卷220 列传7 诸王六 卷221 列传8 诸王七 卷222 列传9
卷223 列传10 卷224 列传11 卷225 列传12
卷226 列传13 卷227 列传14 卷228 列传15
卷229 列传16 卷230 列传17 卷231 列传18
卷232 列传19 卷233 列传20 卷234 列传21
卷235 列传22 卷236 列传23 卷237 列传24
卷238 列传25 卷239 列传26 卷240 列传27
卷241 列传28 卷242 列传29 卷243 列传30
卷244 列传31 卷245 列传32 卷246 列传33
卷247 列传34 卷248 列传35 卷249 列传36
卷250 列传37 卷251 列传38 卷252 列传39
卷253 列传40 卷254 列传41 卷255 列传42
卷256 列传43 卷257 列传44 卷258 列传45
卷259 列传46 卷260 列传47 卷261 列传48
卷262 列传49 卷263 列传50 卷264 列传51
卷265 列传52 卷266 列传53 卷267 列传54
卷268 列传55 卷269 列传56 卷270 列传57
卷271 列传58 卷272 列传59 卷273 列传60
卷274 列传61 卷275 列传62 卷276 列传63
卷277 列传64 卷278 列传65 卷279 列传66
卷280 列传67 卷281 列传68 卷282 列传69
卷283 列传70 卷284 列传71 卷285 列传72
卷286 列传73 卷287 列传74 卷288 列传75
卷289 列传76 卷290 列传77 卷291 列传78
卷292 列传79 卷293 列传80 卷294 列传81
卷295 列传82 卷296 列传83 卷297 列传84
卷298 列传85 卷299 列传86 卷300 列传87
卷301 列传88 卷302 列传89 卷303 列传90
卷304 列传91 卷305 列传92 卷306 列传93
卷307 列传94 卷308 列传95 卷309 列传96
卷310 列传97 卷311 列传98 卷312 列传99
卷313 列传100 卷314 列传101 卷315 列传102
卷316 列传103 卷317 列传104 卷318 列传105
卷319 列传106 卷320 列传107 卷321 列传108
卷322 列传109 卷323 列传110 卷324 列传111
卷325 列传112 卷326 列传113 卷327 列传114
卷328 列传115 卷329 列传116 卷330 列传117
卷331 列传118 卷332 列传119 卷333 列传120
卷334 列传121 卷335 列传122 卷336 列传123
卷337 列传124 卷338 列传125 卷339 列传126
卷340 列传127 卷341 列传128 卷342 列传129
卷343 列传130 卷344 列传131 卷345 列传132
卷346 列传133 卷347 列传134 卷348 列传135
卷349 列传136 卷350 列传137 卷351 列传138
卷352 列传139 卷353 列传140 卷354 列传141
卷355 列传142 卷356 列传143 卷357 列传144
卷358 列传145 卷359 列传146 卷360 列传147

清史稿简介


‌《清史稿》‌是清朝覆亡后由北洋政府支持编纂的清史,因最后未经审订即匆忙刊行,故名为“稿”。其编纂历时14年,前后数百人参与,全数合计800多万字‌ 。 编纂背景和过程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由袁世凯批准。袁世凯聘请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担任馆长,赵尔巽死后,由柯劭忞代之。编纂过程中,史馆规模庞大,人员众多,包括缪荃孙、金兆蕃、吴廷燮、章钰等知名学者‌ 。然而,由于北洋政府财政困难,编纂工作多次中断,最终在1927年赵尔巽去世后,由金梁继续校刻,并于1928年完成刊印‌ 。 主要内容和版本差异 《清史稿》包括本纪、志、表、列传等部分。其中列传占全书的大部分,分为后妃、诸王、大臣、循吏、儒林、文苑、忠义、孝义、遗逸、艺术、畴人、列女等类别‌ 。由于编纂过程中多次中断和修改,最终形成了关外本(536卷)和关内本(529卷)的版本差异‌ 。 历史评价和现代研究价值 《清史稿》虽然因匆忙刊行而存在史实谬误和缺失,但其汇集了大量的清史资料,基本符合传统的二十四史体例。现代学者在研究清史时仍然离不开《清史稿》,认为它是必读书目‌ 。尽管书中多有偏见和不公正之处,但其历史价值仍然不可忽视‌ 。


‌袁世凯设立清史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追忆清朝历史,并通过修史笼络前清遗老,营造自己的正统形象。‌ 1914年,袁世凯在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决定设立清史馆,仿照过去纪传体通史的方式修撰清史。清史馆的设立得到了袁世凯的大力支持,每月拨款10万大洋用于修史工作‌ 。 清史馆的背景和目的 袁世凯试图通过设立清史馆来恢复帝制,并采取了一系列复古措施。清史馆的设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旨在通过修撰清史来笼络前清遗老,营造盛世雄主的形象,并显示自己对清朝的追念和报恩‌ 。 清史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 清史馆设有馆长、总纂、纂修、协修等职位。首任馆长为赵尔巽,总纂包括柯劭忞、吴廷燮等。纂修人员众多,包括金兆蕃、张尔田、章钰等。这些人员大多为前清遗老,他们在修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清史馆的工作内容和成果 清史馆的工作内容包括纂辑清史并储藏关于清史的一切材料。尽管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且管理松散,但最终完成了《清史稿》的编纂工作。《清史稿》包括本纪、志、表、列传等部分,列传分为后妃、诸王、大臣、循吏、儒林、文苑、忠义等类别‌ 。尽管《清史稿》未能成为定本,但它汇集了大量的清史资料,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


‌赵尔巽是《清史稿》的主编,他生于1844年,死于1927年,字次珊,是奉天铁岭(今辽宁铁岭)汉军正蓝旗人。赵尔巽于同治年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后历任地方官职,最终成为东三省总督。‌ 赵尔巽在辛亥革命后,因清廷覆灭而决定不再从政,转而全力编写《清史稿》。这部史书由北洋政府设立的清史馆编修,记载了清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历史,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志、表和列传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 。 《清史稿》的编修工作从1914年开始,历时十余年,至1927年初步成形。由于赵尔巽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出,以示其为未定本。全书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不认真,导致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颇多‌ 。 尽管《清史稿》在政治观点、体裁体例、史实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舛错,但它为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认真研究总结《清史稿》纂修始末及其经验教训,对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不无裨益和借鉴‌ 。


‌金梁在《清史稿》编纂中的角色和贡献‌ 金梁,字息候或希候,号东华旧史、小肃、东圃,晚号不息老人、一息老人,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于瓜尔佳氏家族。他于1904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内城警察厅知事、民政部参议、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前清小朝廷内务府大臣等职务。金梁与前清的“重臣”结交,为他后来能够娴熟游走于各大军阀之间奠定了基础‌ 。 在《清史稿》的编纂过程中,金梁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他参与了《清史稿》的校勘和编辑工作,并且在赵尔巽去世后,接替了他的工作,继续完成《清史稿》的校刻和出版。尽管金梁在编纂过程中有一定的权力,但他对史稿进行了多处窜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史稿》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清史稿》的背景和编纂过程‌ 《清史稿》是清朝覆亡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支持编纂的清史,历时14年,参与人数众多,全书共计800多万字。由于最后未经审订即匆忙刊行,故名为“稿”。编纂过程中,北洋政府设立了清史馆,聘请了前清遗老和民国官员共同参与。编纂工作在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由赵尔巽担任馆长,金梁等人在编纂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 ‌《清史稿》的内容结构和历史价值‌ 《清史稿》采用了《明史》的体裁,略有变化。全书分为本纪、志、表、列传等部分。本纪包括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等十二纪;志有天文、灾异、时宪、地理、礼、乐等十六志;表有皇子、公主、外戚等十表;列传包括后妃、诸王、诸臣等十五传。取材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参考各种记载和征访所得,力求传信而不尚文饰‌ 。 ‌《清史稿》的查禁原因‌ 《清史稿》因最后未经审订即匆忙刊行,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加上其中一些内容可能对当时的政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被国民政府查禁‌ 。


‌柯劭忞在《清史稿》中的角色和贡献‌ 柯劭忞(1850-1933),字仲勉,号蓼园,晚号岁寒阁,是山东省胶州人,中国近代史学家。他在清德宗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等职务,并担任过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清史馆代馆长和总纂。民国三年(1914年),柯劭忞参与《清史稿》的编纂工作,负责整理《儒林传》《文苑传》《畴人传》,并独撰《天文志》,总纂纪稿,在清史馆馆长赵尔巽去世后,他还担任了代馆长‌ 。 ‌《清史稿》的基本信息和历史价值‌ 《清史稿》是北洋政府时期由袁世凯批准编纂的一部大型清朝历史史籍,参与编纂的工作人员有300多人,编纂时间长达15年,最终成书536卷,约800万字。该书记录了从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296年历史,包括本纪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传316卷‌ 。尽管《清史稿》未经总阅修订即匆忙付梓刊行,但其历史价值仍然不可忽视。 ‌柯劭忞的其他著作和学术成就‌ 除了《清史稿》,柯劭忞还独力撰著了《新元史》,该书被认为集五百余年各家研究之大成,北洋政府将其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柯劭忞还著有《译史补》《春秋谷梁传注》《文献通考注》等书。他的博闻强记和广博的治学领域使他被誉为“钱大昕后第一人”‌ 。


‌吴廷燮在《清史稿》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负责撰写了部分本纪、表和地理志。吴廷燮是清史馆的纂修之一,参与了《清史稿》的编纂工作。他在《清史稿》中具体负责的内容包括部分本纪、表和地理志的撰写‌ 。 ‌吴廷燮的生平背景‌显示他是一位近代学者和史学家,原名承荣,字向之,又字次夔,晚号景牧,出生于江苏省江宁。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受读,11岁即阅《四库全书提要》,13岁后遍阅诸史。吴廷燮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举,后历任多种官职,包括巡警部警政司郎中、巡警部右参议、宪政编查馆编辑等。辛亥革命后,他曾任袁世凯大总统府秘书、北洋政府统计局局长等职。民国17年(1928年),他受张学良之聘为沈阳萃升书院主讲,讲授史学,并继续从事史籍编辑工作‌ 。 ‌吴廷燮的其他著作和成就‌包括《景牧堂文集》、《历代方镇年表》、《清十三朝系年要录》和《山右石刻丛编》等。他精力过人,博闻强记,擅长表谱学研究,毕生致力于史籍及其他有关方镇资料的编辑工作‌ 。


‌张尔田‌(1874年—1945年),原名张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是浙江杭州人,著名的近代历史学家和词人。 张尔田在《清史稿》中的贡献 张尔田在1914年参与纂修《清史稿》,负责撰写《乐志》《刑法志》《地理志·江苏》《图海》《李之芳列传》《后妃列传》等卷。他自认为《后妃列传》是其文才与史识的代表作‌ 。 《清史稿》的背景和影响 《清史稿》是1914年由袁世凯政府批准设立的清史馆编纂的纪传体清史,历经14年完成,于1927年刊印行世。尽管由于编纂的政治态度和仓促付印等原因,《清史稿》自问世后一直受人诟病,并被国民政府一度封禁,但它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参考书‌ 。 张尔田的其他成就和影响 除了在《清史稿》中的贡献,张尔田还著有《史微》、《蒙古源流笺注》、《蛮书校补》、《元朝秘史注》、《遁龛文集》等作品。他在词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曾参与编修《浙江通志》,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教,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担任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


‌章钰‌(1864~1937),字式之,号茗簃,晚号北池逸老、霜根老人等,是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章钰在光绪年间以高材生身份进入黄彭年的“学古堂”学习,不久后中举,并在1903年成为进士,官至一等秘书,事务司主管兼京师图书馆编修。辛亥革命后,他寓居天津,以收藏、校书、著述为业。1914年,章钰被任命为清史馆纂修‌ 。 在清史馆工作期间,章钰参与了《清史稿》的编修工作。《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清朝从1616年满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历史。全书共有五百三十六卷,包括本纪、志、表和列传四个部分,详细记录了清朝296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 章钰在《清史稿》编修中的具体贡献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他的学术背景和在清史馆的工作经历表明他在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的藏书室“四当斋”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献,并在他去世后将其藏书赠予燕京大学图书馆,对学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


‌缪荃孙在《清史稿》中的角色和贡献‌ 缪荃孙,字炎之,晚号艺风,是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教育家和目录学家。他生于1844年,是江苏江阴人。缪荃孙在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并协助张之洞总纂《顺天府志》。他还参与了《清史稿》的编纂工作,担任总纂,负责儒林、文苑、循吏、孝友、隐逸等传的编写‌ 。 ‌《清史稿》的编纂背景和历史价值‌ 《清史稿》是由中华民国初年特设的清史馆编修的,历时十四年完成,从1914年开始编纂,至1927年基本完成。这部正史记录了清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到1911年清朝灭亡的历史。全书共五百三十六卷,包括本纪、志、表和列传等内容。尽管在编纂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但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 ‌缪荃孙在《清史稿》中的具体贡献‌ 缪荃孙在《清史稿》中担任总纂,负责儒林、文苑、循吏、孝友、隐逸等传的编写。他的工作不仅展示了历史编纂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反映了编纂者对于历史的尊重和严谨态度。缪荃孙的贡献使得《清史稿》在考论一代儒学源流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