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636年—1912年,1644年—1911年统治中国),是历史上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出身满洲的爱新觉罗氏。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曰大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后改称兴京,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境内)。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太宗皇太极为消除汉人对国号金的反感,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称帝。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自杀于皇城后的景山,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顺。由于镇守山海关与统制关宁铁骑的吴三桂与李自成条件谈不拢,吴三桂遂答应了多尔衮的条件、联合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的农民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帝溥仪于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覆亡。自入关以来,清朝共历十帝,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
后金王朝的建立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满洲,即今中国东北。明朝洪武帝时,明朝欲压抑北元残余势力,于是在满洲一带设立远东指挥使司,开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
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中央往来密切,受到汉人影响,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经济繁荣,八旗制度随即建立,而此时正是努尔哈赤任明朝建州部首领。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分散在满洲各地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起兵反明。
清朝建立和入关
该金罐制于清代,约为乾隆年间。现收藏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之史密森尼博物馆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极继位。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1643年皇太极病死,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明崇祯帝自杀。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同年(顺治元年),多尔衮迎顺治入关,于北京再次即位,并定都北京。清廷联合了汉将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等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军和南明朝廷的军队,逐步接收明朝国土。在满清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由于规定所有人必须剃发易服,所以在中国各地遭到了汉族等各民族的武装抵抗,尤其是江南一带曾发生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屠杀江南抗清军民事件。此外为了抗清,明朝遗臣郑成功还在1661年攻下了当时正以台湾为殖民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做为他抗清的基地。
康(雍)乾盛世
清朝景德镇的瓷器商号清初,为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康熙帝8岁即位,享国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在位期间,擒鳌拜,扫除吴三桂等三藩之乱,平定台湾的明郑政权、平定西蒙古准噶尔叛乱,打败沙俄侵略,签订维护了黑龙江南北领土的《尼布楚条约》,并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字典》等。康熙去世后,亟思振作的雍正帝即位,他以有效的办法成功地打击贪腐,整顿经济,推行改土归流,因平叛而纳入青海省。继位的乾隆帝则编纂《四库全书》,建造圆明园,正式统一了新疆,但雍干二帝由于民族意识,屡兴时人所诟病的文字狱。至18世纪中叶,清朝经济发展达一个历史上的新高峰,人口也大大增加,史称“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
近代时期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皇帝重用当代第一能臣但同时也是史上第一贪官的和珅,由于上行下效,导致朝政日渐腐败。继位的嘉庆帝和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掌政风格趋保守和僵化。19世纪上半叶,英国开始大量向中国贩售鸦片,由于清朝的禁烟政策,导致道光末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失败后,继位的咸丰帝所面对的时局是西方列强开始入侵,迫使清政府与其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时中国也自此逐步沦为半殖民与半封建的社会,主权受到严重损害。由于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甚至一度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挑战。
为挽救自身命运并增强国力,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遂展开了维新运动,试图革新图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自18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全国各地开始先后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修建新式学校、培训技术人才;同时也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逐步改进清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
洋务运动使得清朝的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强,到慈禧太后与恭亲王联合执政的同治年间,清朝在文武齐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现了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同治中兴”。其间清朝成功消灭太平军、平定捻军之乱,并收复新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当大的改善。
至18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战役中,清军和法军互有胜负。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并建成了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时人多数未明当代的国际形势,少数人的急迫性并无法改变多数官僚的旧思维,清朝的维新运动最终未达日本明治维新般的成效,结果导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随后,由光绪帝亲自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为保守派的反对和政变而告流产。
19世纪末,中国国内的排外情绪开始高涨,结果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以及随后八国联军的入侵。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朝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除科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政府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瓦解。清帝于1912年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结束。到1917年张勋又曾复辟清朝,但只持续了12天。
清朝疆域
18世纪的清朝以及部分朝贡国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西南达西藏的达旺地区、云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区等缅甸北部,西尽咸海与葱岭地区,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北抵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千米。除此之外,周边国家如朝鲜、安南(越南)、南掌(老挝)、缅甸、琉球、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兰芳共和国等则为清朝的保护国。
不过在近代时期,由于清朝的衰落和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以后清朝以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先后失去了以下领土:
香港(1842年至1898年间分批割让或租借予英国,直到1997年交还)
外满洲(包括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千米,以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萨哈林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分别于1858年和1860年被迫割让给俄罗斯帝国)
新疆极西帕米尔高原(巴尔喀什湖之东南、伊犁以西、以及喷赤河以东的帕米尔等地区约45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于1864年被迫割让给俄罗斯帝国)
台湾岛和澎湖列岛(1895年被迫割让给日本帝国,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交还)
国旗与国歌
1888年后的大清国旗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清朝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清朝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黄龙旗”)为大清国旗。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不过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
与西方传教士的交往
清朝入关之初,对定居中原的西方传教士采取礼遇态度。其中,顺治帝特别倚重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并尊其为“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顺治帝多次向汤若望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知识,以及治国之策。不久汤若望成为“钦天监”的负责人,掌管国家天文。在随后的一百多年前,“钦天监”皆由耶稣会士掌管。由于需要新的历法,清政府遂下令根据汤若望所著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名为时宪历。清朝初年和西方传教士的广泛交流为清朝皇帝了解和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一扇窗户。
顺治帝在世的时间,安徽人杨光先就多次指责汤若望地用西洋历法替代中国本土历法,是别有用心、蔑视大清之举。但由于顺治帝对汤若望的倚重,杨光先的指责未得到重视。顺治帝去世后,杨光先再次诬告汤若望,结果辅政大臣鳌拜等人定汤若望死罪,直到后来才被放出。汤若望去世后,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接管“钦天监”。不久杨光先又诬告南怀仁。这时康熙帝已亲政,他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都有较大的兴趣。为了公开验证杨光先与南怀仁的是非,他于是多次召杨光先与南怀仁到宫中当众测验,结果证明南怀仁正确,杨光先错误。结果汤若望被平反,而杨光先被免职。这使得耶稣会士获得了更大的荣誉。
然而,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天主教内部发生了“礼仪之争”。罗马教皇下令禁止教区内的传教士使用耶稣会的中文词汇“天”和“上帝” 来称呼天主,也禁止中国教友敬孔敬祖。这与当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及其后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所采取的本土化政策截然相反。清政府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样做有违中国敬孔祭祖的传统。康熙帝于1700年批示说:“敬孔敬祖为敬爱先人和先师的表示,并非宗教迷信”。然而罗马主教则认为:在有关信仰问题上,神学界比中国皇帝更具权威。双方争持不下,最后清政府发出了“禁教”令,规定“不准不守‘利玛窦的规矩’的传教士在中国地面继续行教”。1722年雍正帝即位后,下令对天主教奉行全面禁教政策,而多数传教士也因此被迫离开中国。这样清朝初年中西文化的交流就此中断。
对外政策
清朝建立伊始,清政府为了禁止和截断东南沿海的反清势力与据守台湾的郑成功部的联系,以巩固新朝的统治,曾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三年(1656年)、康熙元年(1662年)、五年(1666年)、十四年(1675年)五次颁布禁海令;并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元年(1622年)、十七年(1678年)三次颁布“迁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贸易,这在相当程度上中止了明末以来海外贸易繁荣的局面。
1683年清朝攻占台湾后,康熙接受东南沿海官员请求,停止了清初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开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许与西方贸易。康熙曾口谕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并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而且此时日本的德川幕府为了防止中国产品对日本的冲击,对与清朝的贸易采取严格的限制。因此,此时的海外贸易与明末相比,已经大为衰弱。
到了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
有关清朝的争议
有关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存在争议。许多人认为,由于清朝自入关以来积极推行儒家思想,定国号大清,定都于中原的北京;同时清朝基本上保留了原先明朝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并以儒家传统和中原正统的继承者自居,因此清朝是中国的一个正统朝代。在近代清朝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和公文中也往往以“中国”来指代清朝,并在国际上作为中国的代表。不过,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这种观点认为,清朝(或称满清)是在代表中国正统的明朝灭亡后,在中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外国或外族政权,因此此时中国处于亡国时期。注意持这种观点的人所认为的“中国”是代表汉族的中国,而“外族”是以汉族为本位称呼满族。支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对清朝持负面的看法,往往特别指出清朝初年发生的剃发易服等事件来支持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