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本论(二 )


二、如何游化娑婆世界?


(一)三十三身随类应化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这是〈普门品〉的请法主无尽意菩萨向说法主释迦牟尼佛请示:“观世音菩萨如何在我们的娑婆世界度化众生?”“其善巧方便究竟如何?”下段经文便指出观世音菩萨是以三十三种身分、身相来随类应化、随机教化。


观世音菩萨可以分身千百亿,但我们从《楞严经》和《法华经》里可以看到三十二身或三十三身,而地藏王菩萨也有三十多种分身,而且类别大同小异。因此,以多种身分来教化众生,可说是佛及大菩萨们共同的情形。


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国土,娑婆意指“堪忍”,有两层意思:1.是指生在这个世界的众生,虽然受种种苦难,但却不知是在苦难之中;或者虽然知道受苦,竟然没有想到要离开这种苦况,所以众生是由于自身的愚痴而处于苦难之中。2.是指佛与菩萨为了救度众生,不得不重入苦难的世界,所以能受种种苦而在这个世界广度众生。凡夫众生因为自己造的种种不善业,而在这个世界受种种苦难;佛与菩萨因为怜悯众生如此愚痴,所以也到这个世界,一面受苦,一面度众生。以此可见,我们自己造业不但自己受苦,也连累了佛菩萨们出现在这个世界受苦。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种分身,又可分为圣人及凡夫两大类:


1.四种圣人身: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这里所讲的三十三种化身中有三种是圣人,也就是佛、独觉、声闻。经文中虽然没有提到菩萨,但因为观世音本身就是菩萨,所以应该说有四类圣人的身分。


至于菩萨为什么可以显现佛身呢?这是因为凡是第八地以上的菩萨,也就是修行进入第三大阿僧只劫时,就可以显现佛身来广度众生;而且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所以能化现佛身。


辟支佛、声闻是二乘,即是小乘的圣人。辟支佛就是独觉,在没有佛法的期间、没有佛的环境下,因前世修行的因缘,自己悟得十二因缘的道理而成佛;声闻有四种层次,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圣人,最高的四果叫作阿罗汉。


小乘常常被大乘批评为自私自利,为了自己而不度众生。然而就是因为有许多人厌倦这个世界,不愿再来受苦受难,因此佛、菩萨也会向这些人说有一种修行法可以出三界、离生死,也就是说,为了使得这类根器的众生愿意接受、修习佛法,佛菩萨也会讲小乘法。


2.天、人、鬼、神的凡夫身: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这段经文讲的都是天神。天神与人类不同之处,在于其福报大、寿命长,物质条件细微、精妙,不像人间身相粗陋、寿命短促、生存条件恶劣。


天又可以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层次,其中只有欲界天、色界天有身体,到了无色界天就完全是精神的世界,没有身体。所以〈普门品〉此处所说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只有欲界和色界的代表。


梵王天是色界初禅的大梵天王,根据《大智度论》指出,初禅天又分三个层次,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帝释天是欲界六天中第二天忉利天的天主。


自在天身属于欲界最高层次的第六天,即是他化自在天;从这里看来,欲界中的每一种天神的身分,观世音菩萨都可以化现。


大自在天是色界最高的色究竟天天主,他有两种身分:一种是婆罗门教的教主湿婆,一种是佛教所说的净居天摩醯首罗,传说他有三目、八臂、乘白牛,住于色界之顶,故又名有顶天;它既是哲学思辨的原理,也是宗教信仰的神格。


天大将军属于欲界、色界诸天王的将军;毗沙门是欲界天之初阶四王天中北方的多闻天王,另外三位是西方的广目天王、南方的增长天王、东方的持国天王。经文中以北方的多闻天王为代表,其余三位天王也应该包括在内了。


以佛教的角度来看,中国道教的玉皇大帝相当于帝释天,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上帝或天主,则相当于大梵天王。所以其他宗教的教主或神,也可被视为佛教菩萨的化现。我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心量,是因为菩萨能现种种身度种种人。


此外,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前,受到魔王的诱惑和干扰,那就是欲界魔王天的作为。但是,从释迦牟尼佛的观点来看,虽然是天魔,但也是菩萨的化身;尤其有些人需要种种磨难,才能使得道心更坚固、修行更得力。所以从佛的立场来看,魔王也是修道的助缘,也是菩萨行者,观世音菩萨必要时也会现魔王身。


从观世音菩萨化身的立场来看,我们信佛、学佛的人,自己不得以魔鬼的行为迫害众生,但在遭遇到任何顺逆情况时,都要当作是助道的因缘,遇到任何人,不管是帮助、打击、毁谤、赞叹,都是菩萨的示现,都要感谢、感恩,这是菩萨行者应有的心态。


今天有位居士告诉我,她修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常常心想自己应该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因此瞋恨心越来越消融,慈悲心越来越增长,这就是修行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好处。因为对于修行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人来说,眼见的、耳闻的、接触的……没有一人一事可以使我们憎恨,而是时时处处都是那么好、对自己有益,这样才是真正的佛教徒及菩萨行者。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这里说的是人间的身体。凡夫都希望见到异人、圣人或佛菩萨,因为相信比我们能力强的人才能真正帮助我们。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心理,如果有人高高在上、神秘兮兮、高深莫测、不易接近,却会使人害怕。这两种心理都是我们凡夫常有的。


因此对于菩萨来说,有些众生要以圣人、天王身来施行教化,有些众生则要以凡夫身来使他接受佛法。


经文中的“小王”是和统治全世界的转轮圣王相对的,指的是统治一时一地的国王。小王中又有大小之分,在释迦牟尼佛时印度有十六个大国以及许多小国,有些小国只有一城。


“长者”是指望重德劭之人,而不是实质的官员。


“居士”是在家学佛的人,男的叫居士,女的叫居士女、居士妇。


“宰官”就是政府的政务官或事务官,例如国家的宰相或地方的官吏。


“婆罗门”是类似道家的道士、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师般的宗教师,但在印度的婆罗门是指宗教师的阶级或种姓。


这段经文是说观世音菩萨为了教化众生,也可以现外道宗教师的身分来说佛法。现在有许多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修士以及牧师跟我学佛法、打禅七,而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神父勒莫德(E.Lamotte)把《大智度论》译成法文,非常有名,因此虽然他是一位神父,但也可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不过佛教虽可容受其他宗教,正信的佛法尚有不改的原则,菩萨化现仅是权宜之计。


“比丘”、“比丘尼”就是出家受了具足戒、修习佛法的男女。“优婆塞”、“优婆夷”是受了三皈五戒或仅仅受了三皈的男女。主持三宝、弘扬佛法的,就是以此四众为中心。


“妇女身”是指化现长者的妇女、居士的妇女、宰官的妇女、婆罗门妇女等的身分,而为众生说法。


还有一些人比较能接受小孩的感化与感动,因此观世音菩萨也会化身为男童、女童来说法。一星期前我看到一个小孩才六岁,就能背《心经》、〈大悲咒〉,也能讲三皈五戒的意义,所以有些本来不信佛教的大人看了之后,便说:“我也要信佛了。”


我也听说有位西藏的迦罗仁波切于九十多岁圆寂后,最近找到他转世的灵童,没到过西藏就会修法,摇铃、打鼓、念经,有模有样。有些人看了便觉得佛教真是不简单,所以就相信了佛教。因此,有时观世音菩萨需要以童男、童女之身来感化、感动众生。


但也有一些人要看到护法神现身、听到护法神说法才相信佛法,所以有天龙八部身的化现。


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这里提到“天龙八部”。


“天”除了是指四天王以上各天天王的扈从,所谓天居神之外,也指游于空中的空居神、处于地上的地居神,在印度是泛指一般的神,如草木神、水神、火神,都叫作天,梵语名为提婆。


“龙”在传说中小的龙如蛇,大的龙能上天下海,行云下雨,居住在水底的龙宫。


“夜叉”是一种行走得很快的鬼。


“干闼婆”就是飞天、音乐神,如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飞天,手里拿着乐器飘浮在天空。


“阿修罗”住在地上,但能上天,有天的福报,没有天的德行,所以瞋恨心重,猜疑心强,烦恼也很多,但在听了佛法后,也会护持三宝。


“迦楼罗”是大鹏金翅鸟,是类似大鹰般的神物。


“紧那罗”是人身但头上长角的一种神。


“摩?罗伽”则是人身的大蟒神,如蛇腹行。


以上这些八部神王都叫“人非人”,因为他们不是人,却常常显现、变化出人的身体、人的头;蕅益大师的《法华会义》卷一六则另有解释:“言人则老少贵贱何所不收,言非人则地狱鬼畜何所不收。”依《舍利弗问经》所言:“八部皆卅人非人”。


“执金刚神”,又名那罗延天或大力天神,就是寺庙里的怒目金刚,有些手持降魔杵而且面孔凶恶难看,但也有面孔和善好看的,如同韦陀菩萨一般。


因为观世音菩萨可以现种种身、种种相,所以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不管看到任何形相、身分,只要对我们有帮助、为我们说佛法,我们就把他当作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所以可以说处处都能看到观世音菩萨,而到处都有他的化身。


(二)施无畏者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功德无量,因为他能以种种形相、身分,在所有的世界出现,帮助、度脱一切众生,因此我们应该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表示恭敬感恩。


并且由于观世音菩萨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人得到平安,没有恐怖,给予无畏的布施,所以他又有“施无畏者”的名号。


所谓“千江水映千江月”,各处地面凡有积水,都能映照天上的月亮,而天上的月亮并不因此而增减多少;同时,月亮是不须移动的,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现出月亮的光影。


如同观世音菩萨救济苦难、度脱众生,是不须离开极乐世界的,只要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希望他来救济我们,便随时可得到救济,而他根本不忙,根本没动,只是我们有求,他便有应,等于凡有水处就看得到月亮,没水就看不到月。


(三)为悯众生应受供养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这段文字虽长,但意思相当简单,就是因为前面释迦牟尼佛说应该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所以无尽意菩萨马上把自己颈项上所挂的许多宝珠、璎珞取下来要供养,可是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就说:“你若怜恤我们,应该接受。”


这时佛陀也帮忙说话:“观世音菩萨,你应怜恤这些众生而接受供养。”


观世音菩萨在接受供养之后,并没有把这些宝物收起来,而是分成两份:一份供养释迦牟尼佛,一份供养多宝佛塔。


《法华经》第十一品记载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名叫多宝如来,他曾经发愿,他的舍利塔会在释迦牟尼佛的法华会上,从地下踊出在空中,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华经》;因此在佛说〈普门品〉时的法华会上,便有两尊佛:一尊是过去的多宝佛,一尊是现正在说法的释迦牟尼佛;所以观世音菩萨就把所得到的供养,分作两份,奉献给这两尊佛。


释迦牟尼佛赞叹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的功德,可是观世音菩萨不觉得自己真有功德,因为一切佛法都是由佛而来的,为了报佛恩,应该把所有的功德回向于佛,因此把所得的供养也供养了两尊如来。


中国人有句话:“借花献佛”,表示自己并没有花,但借了别人的花来献给佛,这是为送花的人求福,也让献花的人对佛产生敬意,而不是对自己恭敬、供养。这是一种菩萨心,也是观世音菩萨值得我们学习的了不起心怀。


至于今天我在这里讲〈普门品〉,若有任何功德,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佛的功德,我没有功德。诸位要感谢的话,不要感谢我,要感谢释迦牟尼佛,要感激观世音菩萨,感谢住持佛法的三宝,这也是我的“借花献佛”。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