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谋圣张良》第15章 西归心似箭


血的教训,终于使张良下定决心投奔刘邦。这一抉择他在横流的沧海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进入“帝者师”的角色,为实现他人生的管燕之梦,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公元前206年,中原大地衰飒秋色,枫叶如丹。


张良与何肩带着一百来名士兵化装成楚军,绕开大路昼伏夜行,一路上有惊无险,眼看已离阳翟不远了。


天黑不久,他们隐伏在一个偏僻小村里正打算出发。突然接到先遣探路的人回来报告说,前面二三十里有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安营扎寨,一打探是新韩王郑昌率部赶往阳翟。


怎么办?走还是不走?


何肩有些冲动,何不去冲击一下,趁天明熟睡,也无防备,放它一把火,突然袭击,然后迅速离去。


张良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不行,人太少,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是,就这般悄然离去,却又实在不甘心。


张良突然问道:“我们不是和楚军衣着打扮一样吗?手中不是还有调兵的节符吗?”


“对!司徒想怎么样?”何肩不解地反问。


“又叫司徒!”张良很讨厌这种叫法。


“你的意思是……”


“我们不能与他们拼人多少,要想法掏它的心!”


何肩拍案而起:“我们何不直接去见郑昌,就说是霸王派来的,然后就把他劫走,这几万人不就无头自散了么?”


张良点头认可,然后找了几个人来详细交待了夜袭郑昌的布置。


天黑尽了以后,大家上马直奔大路而去。上了大路之后,就向郑昌大营明目张胆地急驰二三十里地一眨眼工夫就到了。


何肩带着几个人上前,理直气壮地大声说道:“我们从彭城来,霸王派我们来向韩王下达紧急诏书,赶快通禀,不要耽误了时间!”


营门卫士一见这支穿着楚军战袍的骑士,一个个威风凛凛,根本没有敢对他们有丝毫一点怀疑,只是说:


“请交出符节验证。”


何肩从怀里摸出一半调兵符节,从马上抛给卫兵,他一接过就转身进去了。


这一百骑兵没有谁下马,更没有谁想松弛一下。此刻,真可谓如临大敌。只见这一马平川上,营寨逶迤,篝火熊熊,步哨林立,戒备森严,不禁令人倒吸一口冷气,怦然心跳!


少许,便有一将尉走了出来,对何肩高声说道:“韩王有请!其余士兵请下马进营歇息,然后用缮。”


何肩回答说:“不必了,就在营门外等候,我们拜见完韩王,还要星夜赶回彭城复命!”然后下马来,对一边两位侍卫说:“我们进去吧!”


说完就跟随那位将尉大步走了进去。


张良化装成了士兵留在外面,因为他在彭城期间见过这位吴令,所以不能进去。更主要还是,他必须在这里观察动静,指挥进退。


何肩五人被带至郑昌的大帐外面,将尉只请何肩一人进帐,其余四人在帐外等候。


何肩入帐与韩王见礼后,见将尉仍侍立在侧,便对韩王说:“霸王有绝秘之言要我禀报,请摒退左右。”


郑昌只好叫自己贴身的将尉出去。


可是这个将尉有些迟疑,正抬步向外走,突然想起了什么,猛然转身大声对韩王惊恐地喊道:


“韩王,他是张良的部下!”


话音未落,何肩已一剑将他杀死。门外的四位一听见帐中有动静,便留两位封住门口,另外两名飞快地闪了进来。


原来这位将尉在奉霸王之命随新韩王西进之前,曾奉范增之命在彭城之外暗中监视张良带来的这一百人马,因此见过何肩。帐外灯火暗淡,因此未曾察觉。进帐之后灯光明亮,他便觉得此人怎么这般面熟?刚要出去才猛然想起。但话刚出口,便已成刀下之鬼。


郑昌刚要喊人,左右两柄剑已架在他的脖子上,冲到喉咙的喊声又咽了下去。别看这位平日威严无比的封疆大吏,此时此刻不禁面如土色,两眼觳觫,浑身像筛糠一般地抖了起来。


“壮士饶、饶命!我、我的座椅后面……箱、箱里……有、有金银珠宝……”


“你以为我们是打劫的强盗吗?跟我们走!”


一个人知道自己非死不可时,反而还会勇敢起来:“你们以为在万军之中劫持主帅就那么容易吗?走出帐外不过十步,你们就会陷入重围。你们可以杀死我,但也别想活着出去。”


何肩想,先把他诓出营门再说。于是便对两位同伴说了声:“放开他!”


郑昌以为他的威胁发生了效力,便说:“诸位壮士有什么事要我办,不妨实言相告。”


这位新韩王想摸清底细,张良手下这伙人,深夜闯进大营究竟想干什么?要钱,要命,还是另有所图?


何肩故意说:“韩王放心,我们深夜造访,既不图财,也不害命,子房先生身为韩国两代宰辅之后,难道新的韩王不该见见他吗?”


郑昌灵机一动,装出一副热忱坦然的样子说:“子房先生为天下名士,我心仪已久,既然驾到,还不快请进来!更何况子房先生身为韩国贵胄,官至韩国司徒,今夜归来,理当隆重接风!我新拜韩王,尚有许多国事垂询,有请!”


何肩洞察其奸:“不打扰韩王了,子房先生只求韩王在营门一见。”


双方陷入了僵局,郑昌明白,此刻张良是不会进来的。要知道张良是何等精明的人物,鸿门宴尚且奈何他不得,自己这点小聪明玩得过他吗?不能强求他进来,但自己却不能不出去,除非不要自己这条命!于是他只好说:


“难道你们就这般剑拔弩张地送我出去?未免太把我这十万军营小视了吧!”


“好吧,韩王理当送我们出营,彼此心照不宣就行了。如有意外,我们就难保韩王生命安全了!”


何肩说完向两位递了个眼色,于是各自便收起武器,护卫着郑昌走出帐外。从中军帐通向营门的路有那么长,路边一片篝火熊熊的营寨,岗哨遍布,巡逻的士卒穿行其间,更有不少将尉迎面而来,毕恭毕敬地伫立道旁行礼让路。


郑昌在寻找机会,但他不敢呐喊。他知道稍有异动,身后两位彪形大汉的短剑就会刺进他的背心。


一步一步向营门走去,他本来想把脚放慢一些,但前后左右的挟持着他的人,不容他有丝毫放慢。走着走着,冷汗已湿透背心。


正要靠近营门,他突然听到身后喊声大作。回头一看,只见一支卫队举着火把追来,两边的营地里也闻听冲出许多士兵。


郑昌心头正掠过一丝欣喜。两柄锋锐的刀尖,已紧紧顶着他的背心,他耳旁低沉而威严地吩咐道:


“赶快命他们原地不动。否则一刀结果了你!”


郑昌只得命令跑在最前面的一个将尉:“传我的命令,大家勿惊,原地待命,不得放肆!”


将尉大声传令,四面逼进的人立刻停住了,顿时众口缄默,万马齐喑,火把照得如同白昼,几千双眼睛直盯着韩王这几个人。


营门内外全是刀出鞘、弓上弦,千钧一发,一触即发。


营门口的大道中央,只身立着一个单薄瘦削的身影,那是张良。


郑昌走上前来,何肩等人散开。他与张良,一个在营门内,一个在营门外,相向而立。


“子房先生,久违了!”


“何言久违,不久前才与郑大人在彭城一别,今夜路过大营,打扰了!”


张良不愿称他为“韩王”,他觉得这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郑昌说:“子房先生乃天下名士,今夜有幸相见,何不请进营中畅饮,以便讨教。”


“恐怕是进得去出不来吧?”张良微笑着说。


“鸿门尚且不惧,区区小营算得了什么?”


“此情此境,恐怕今非昔比了!”


张良独自坦然大笑。


“既然如此,子房先生有何吩咐?”


“今夜路过大营,只有一件小事相求,我有致霸王书信一封,请大人代为送达。”


张良从怀里摸出书信一封,双手交给郑昌。


郑昌说:“请放心,明日即派专人送往彭城。”


张良说:“临别有一言相赠:天下扰攘,当择有道者事之!”


郑昌说:“先生教诲,谨记不忘!”


“告辞!”


张良转身上马,何肩和四位随从也相继上马,然后百余骑纵马驰去。


郑昌手里拿着那封信,一动不动地呆立在大营门口。


将尉急忙上前说道:“韩王,快下令追吧!要不就让他们跑掉了!”


郑昌转过身来说:“追什么?霸王在戏下屯兵四十万,尚且不能伤他一根毫毛,去追赶能有什么便宜占吗?”


郑昌只下令今夜格外加强戒备。第二天,他就派专人将张良致楚霸王的书信送往彭城。


西楚霸王封郑昌为韩王,命他带十万人马前往阳翟,以防刘邦出关,一直左顾右盼日夜难安。北方不仅齐王田荣、代王陈余公开背叛和他作对,而且彭越在田荣的支持下也越来越放肆,不时在梁地扰乱,时时威胁着他的后方。他想西攻三秦,又怕田荣等乘机攻占他的后方,使他有家难归;如果北讨田荣,又恐刘邦西出,使他腹背受敌。


他正举棋不定,近来又和亚父范增越来越谈不拢,总觉得这位脾气古怪的倔老头子,事事总是故意和他作对,使他越来越难以忍受。


卫士通报,韩王郑昌的使者送信来了。霸王急不可待地叫他马上来见,使者一进殿他就问道:


“韩王到达阳翟没有?”


“禀霸王,韩王离阳翟已经不远了。”


“他派你送信,是不是得到刘邦有什么消息?”


“回霸王,不是。韩王派我送来的,是张良要他转致霸王的一封书信。”


“唔,张良?!”


他一听到张良的名字就火冒三丈,他竟然从我的眼皮底下又溜掉了!他肯定是写信来戏弄我和羞辱我,我不看!


他接过信在手,像捧着一个燃烧得火红的炭圆,急忙把它扔掉。


信使拜退后,他还独自坐在那里生闷气,他的目光又不知不觉地落到地上那封信上。


他既然已经逃脱,为什么又还要再写信给我?他突然又强烈地产生想看一看这封信的愿望。我怕它干什么?就算他要骂我,我也要看能骂出个什么名堂来!


他叫卫士把信拾起来,然后独自拆开来细细阅读。读着读着,他乐了。这个张良,我要杀他,要他的性命,他却毫不嫉恨。全当没有这回事一般,一句话也不曾提起。反而说,来彭城期间承蒙款待,不胜感激之至。有一段话尤其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想奉告霸王,听说霸王得知汉王从汉中发兵占领三秦之后十分震怒。其实霸王应当息怒,因为汉王得到关中并不算过份,只不过是得到他早就应得的地方,丝毫没有违背众所周知的入关约定。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算满足了汉王的要求,他也就再没有向东出关的愿望了。”


项羽把这段话看了又看,心情有十分矛盾。他不断提醒自己,别信他的花言巧语。别再上他的当,张良和刘邦绝对是一个鼻孔出气。


但是,看过这封信之后,项羽心中的两难选择不知不觉已悄悄发生了倾斜。他突然举盏将酒一饮而尽,站起身来踱步,一个新的征伐计划正在他的胸中酝酿成熟。


一阵瑟瑟的寒风吹来,枯干的黄叶正满院飘飞。他知道齐、鲁、燕、赵的北国大地正是冰天雪地,黄河已经封冻,他的江东子弟是难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作战的。


他决心已定,等到一开春,他就要亲自率领大军北征,与齐王田荣来一次生死较量!


又一阵寒风卷来,把张良的书信卷了起来,正好向他迎面飞来,他伸手一把将它抓在了手里……


汉王重新占领关中之后,他打算把都城建在栎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约七十里地)。


一天,刘邦得到来自彭城的一个令他震惊的坏消息:韩王成已被项羽杀死,张良生死不明,郑昌被项羽封为韩王,正率领大军进驻阳翟!


有一点刘项都有共视,他们都看不起韩王成,一个十足的窝囊废!刘项也同样各自心中纳闷过,精明过人的张良,何以会举荐这么一个人为韩王?因此,韩王成之死对刘邦来说仅仅同情而已。


但是当他听到张良生死不明的消息时,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说不定他早已遭到项羽的暗算,他知道项羽对张良恨之入骨,只因为张良帮助了他的缘故。身居虎穴,再有智谋也在劫难逃。即使躲过了项羽,也难逃过范增。思前想后,清夜扪心,刘邦难以入睡。等确切地证明张良已死,他要为张良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祭奠,他要痛痛快快地放声号哭,泪洒关中祭子房!


他时时感到歉然的是,自己还未来得及对他进行封赏。


不过近些日子,他又在暗暗地想,既然生死不明,总未盖棺论定。他打心眼里总不愿意承认张良死了,如果哪一位臣下在他身边谈起张良死了,他总是要说“未可料也!”。他派出了好些人出关外查访张良的下落,如果他还真的活着,如今韩王成已死,他不是就要实现他的诺言,回到他的身边来了吗?说不定什么时候,张良真的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他在等待着这一天。


派出去的人一个个回来了,然而带回的都是一个个令他失望的消息。相反,令他不安的是等郑昌站稳脚跟后,便要挥师西进杀入关来,到时候霸王还要派兵援助。等到重新占领了三秦,霸王再全力北上,消灭齐王田荣,最后一统天下。


关中的气氛又顿时紧张起来。


刘邦立刻调兵遣将,作好了迎击郑昌的周密安排,正严阵以待。


刘邦入关后的第二个冬天又到了,天黑以后,他坐在熊熊的炉火边饮酒,想去年在霸上扎营,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张良突然前来向他报告,明天仅距四十里之遥的戏下,项王的四十万大军要向他的十万人马扑来。幸好有了张良,才有项伯的通风报信,才有第二天的鸿门之宴……


子房,如果你还活着,今夜你在何方?如果你真的死了,魂兮何时归来?


他心中感到无比沮丧。


一位姬妾又为他斟满一盏酒,他挥了挥手叫她退下,独自默默地坐在那里,炭火把一张眉头深锁的脸映得通红。


侍卫通禀,有紧急军情报告。


樊哙的一名将尉进来禀报说,郑昌派出一小股部队,入关侦察汉军虚实,已深入到离栎阳几十里的地方。


汉王大为震惊。


这小股部队又冷又饿,行动迟缓,汉军一举将他们包围。楚军也未曾有丝毫反抗,兵不血刃,束手就擒。


“人呢?”刘邦高兴而又急切地问。


“已全部押解到。”


“把为首的几个押进来,我要亲自审问!”


很快,三位楚军的头领被带了进来。两位身材高大的将尉步履艰难,一位不知是受伤还是病了,被抬了进来放在地上。


不知为什么,刘邦一双眼睛死死盯住那一位大胡子的脸,他突然大声吩咐:“把灯拿过来!”一位卫士把灯举到那人的面前,他惊呆了:


“你、你不是……”


“汉王,我是何肩!”


“子房呢?你快说!”


地上躺着的那位挣扎着要坐起来,刘邦突然明白,奔了过去,高兴地大声叫着:


“子房!子房!你真的回来了吗?”


张良用微弱的声音回答说:“汉王,我回来了……”


说完又昏厥过去。


刘邦和大家一起,小心把张良扶上自己的卧榻,为他轻轻脱去身上冰冷的护甲和雨雪飘湿的衣裳,换上厚厚的寒衣,并将火炉挪进他的身旁,让他的身子暖和起来。


张良带领着这一小股队伍,不敢走大道,尽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爬行。天气越来越冷,大家都没有寒衣。快到关中时,随身带的干粮又快完了。他们只有加紧赶路,又冷、又累、又饿,再加上张良本来就体弱,因此在路上就病倒了。


他吩咐何肩,进入关中后,遇见汉军误会他们是楚军时,千万不可抵抗,以免误伤人命,让他们押去见汉王就行了。


冻僵的身子暖和过来以后,再吃下了热腾腾的饭食,张良的精神好多了。他要下榻到他住的地方歇息,刘邦将他按住,今夜就让张良与他同榻抵足而眠。


张良坚决不答应,如今毕竟不是当年在下邳城外的第一次夜谈了,沛公已身为汉王,他们如今已是君臣关系,岂可无礼!但是汉王说什么也不准他走,君王之命又不可抗拒。他只好坐起身来,在榻上向汉王恭敬地一拜,虚弱身体又支撑不住,刘邦连忙伸手扶住他大笑起来:


“算了吧,子房!免礼,免礼!”


等到喘过气来,张良才问道:“汉王,这里是咸阳的宫廷吗?”


“咸阳的秦宫早已被项羽烧得干干净净,我已经搬到栎阳来了!”


“汉王现在有何打算?”


“等冬天一过,我就杀出关中,和项羽拼个你死我活!”


“汉王还是宜后发制人。”


“这话是什么意思?”


“现在项羽正举棋不定,不知先西进攻打汉王好,还是先北上讨伐齐王好?因此宁可后发制人,让项羽先去攻打田荣。”


“的确是这样。”


“那么,汉王应该做出得到关中就满意了的姿态,让项羽暂时先放开你。等到他率领大军北上,去攻打田荣的时候,汉王就可以乘虚而去,直捣彭城!”


“很好!”


“因此,汉王一定要尽快在关中站稳脚跟,取得民心。”


“子房,你的身体虚弱多病,就别跟他们去冲锋陷阵了,以后就留在我身边,帮助我运筹谋划吧!你回来我的心里就踏实了。”


刘邦封张良为成信侯。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