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目录

作者:万斯同(1638-1702)张廷玉(1672-1755)等几百人 成书时期:清 连绵100年修完 章节:共1部
本纪
本纪第1 太祖一 本纪第2 太祖二 本纪第3 太祖三
本纪第4 恭闵帝 本纪第5 成祖一 本纪第6 成祖二
本纪第7 成祖三 本纪第8 仁宗 本纪第9 宣宗
本纪10 英宗前纪 本纪11 景帝 本纪12 英宗后纪
本纪13 宪宗一 本纪14 宪宗二 本纪15 孝宗
本纪16 武宗 本纪17 世宗一 本纪18 世宗二
本纪19 穆宗 本纪20 神宗一 本纪21 神宗二
本纪22 熹宗 本纪23 庄烈帝一 本纪24 庄烈帝二
志第1 天文一 志第2 天文二 志第3 天文三
志第4 五行一(水) 志第5 五行二(火 木) 志第6 五行三(金 土)
志第7 历一 志第8 历二 志第9 历三
志第10 志第11 历五 志第12 历六
志第13 历七 志第14 历八 志第15 历九
志第16 地理一 志第17 地理二 志第18 地理三
志第19 地理四 志第20 地理五 志第21 地理六
志第22 地理七 志第23 礼一(吉礼一) 志第24 礼二(吉礼二)
志第25 礼三(吉礼三) 志第26 礼四(吉礼四) 志第27 礼五(吉礼五)
志第28 礼六(吉礼六) 志第29 礼七(嘉礼一) 志第30 礼八(嘉礼二)
志第31 礼九(嘉礼三) 志第32 礼01(嘉礼4 宾礼) 志第33 礼01一(军礼)
志第34 礼01二(凶礼一) 志第35 礼01三(凶礼二) 志第36 礼01四(凶礼三)
志第37 乐一 志第38 乐二 志第39 乐三
志第40 仪卫 志第41 舆服一 志第42 舆服二
志第43 舆服三 志第44 舆服四 志第45 选举一
志第46 选举二 志第47 选举三 志第48 职官一
志第49 职官二 志第50 职官三 志第51 职官四
志第52 职官五 志第53 食货一 志第54 食货二
志第55 食货三 志第56 食货四 志第57 食货五
志第58 食货六 志第59 河渠一 志第60 河渠二
志第61 河渠三 志第62 河渠四 志第63 河渠五
志第64 河渠六 志第65 兵一 志第66 兵二卫所 班军
志第67 兵三 志第68 兵四 志第69 刑法一
志第70 刑法二 志第71 刑法三 志第72 艺文一
志第73 艺文二 志第74 艺文三 志第75 艺文四
表第1 诸王世表一 表第2 诸王世表二 表第3 诸王世表三
表第4 诸王世表四 表第5 诸王世表五 表第6 功臣世表一
表第7 功臣世表二 表第8 功臣世表三 表第9 外戚恩泽侯表
表第10 宰辅年表一 表第11 宰辅年表二 表第12 七卿年表一
表第13 七卿年表二
列传
列传第01 后妃 列传第02 后妃二 列传第03
列传第04 诸王 列传第05 诸王二 列传第06 诸王三
列传第07 诸王四 列传第08 诸王五 列传第09
列传第10 列传第11 列传第12
列传第13 列传第14 列传第15
列传第16 列传第17 列传第18
列传第19 列传第20 列传第21
列传第22 列传第23 列传第24
列传第25 列传第26 列传第27
列传第28 列传第29 列传第30
列传第31 列传第32 列传第33
列传第34 列传第35 列传第36
列传第37 列传第38 列传第39
列传第40 列传第41 列传第42
列传第43 列传第44 列传第45
列传第46 列传第47 列传第48
列传第49 列传第50 列传第51
列传第52 列传第53 列传第54
列传第55 列传第56 列传第57
列传第58 列传第59 列传第60
列传第61 列传第62 列传第63
列传第64 列传第65 列传第66
列传第67 列传第68 列传第69
列传第70 列传第71 列传第72
列传第73 列传第74 列传第75
列传第76 列传第77 列传第78
列传第79 列传第80 列传第81
列传第82 列传第83 列传第84
列传第85 列传第86 列传第87
列传第88 列传第89 列传第90
列传第91 列传第92 列传第93
列传第94 列传第95 列传第96
列传第97 列传第98 列传第99
列传第100 列传第101 列传第102
列传第103 列传第104 列传第105
列传第106 列传第107 列传第108
列传第109 列传第110 列传第111
列传第112 列传第113 列传第114
列传第115 列传第116 列传第117
列传第118 列传第119 列传第120
列传第121 列传第122 列传第123
列传第124 列传第125 列传第126
列传第127 列传第128 列传第129
列传第130 列传第131 列传第132
列传第133 列传第134 列传第135
列传第136 列传第137 列传第138
列传第139 列传第140 列传第141
列传第142 列传第143 列传第144
列传第145 列传第146 列传第147
列传第148 列传第149 列传第150
列传第151 列传第152 列传第153
列传第154 列传第155 列传第156
列传第157 列传第158 列传第159
列传第160 列传第161 列传第162
列传第163 列传第164 列传第165
列传第166 列传第167 列传第168
列传第169 循吏 列传第170 儒林一 列传第171 儒林二
列传第172 儒林三 列传第173 文苑一 列传第174 文苑二
列传第175 文苑三 列传第176 文苑四 列传第177 忠义一
列传第178 忠义二 列传第179 忠义三 列传第180 忠义四
列传第181 忠义五 列传第182 忠义六 列传第183 忠义七
列传第184 孝义 列传第185 孝义二 列传第186 隐逸
列传第187 方伎 列传第188 外戚 列传第189 列女一
列传第190 列女二 列传第191 列女三 列传第192 宦官一
列传第193 宦官二 列传第194 阉党 列传第195 佞幸
列传第196 奸臣 列传第197 流贼 列传第198 土司
列传第199 四川土司 列传第200 四川土司二 列传第201 云南土司
列传第202 云南土司二 列传第203 云南土司三 列传第204 贵州土司
列传第205 广西土司一 列传第206 广西土司二 列传第207 广西土司三
列传第207 外国一 列传第208 外国二 列传第209 外国三
列传第210 外国四 列传第211 外国五 列传第212 外国六
列传第213 外国七 列传第214 外国八鞑靼 列传第215 外国九瓦剌 朵颜
列传第216 西域一 列传第217 西域二西番诸卫 列传第218 西域三
列传第219 西域四 附录:张廷玉上明史表

明史简介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和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 ‌《明史》的编纂始于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明史馆开始编纂工作。由于国家初创,诸事丛杂,编纂工作多次中断,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才正式开始大规模修史。康熙诏举博学鸿儒143人,成立明史编纂小组,最终在乾隆四年(1739年)完成定稿‌ 。 ‌《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以及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尽管《明史》中存在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它仍得到后世史家的广泛好评‌ 。 ‌《明史》的编纂历时百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修阶段、康熙时期的修史工作、雍正时期的修订以及最终定稿。编纂过程中,许多著名的史学家如张廷玉、张玉书、王鸿绪等人都参与了编纂工作,其中万斯同的贡献尤为突出‌ 。 ‌《明史》的出版信息‌包括出版时间、出版社以及装帧等信息。例如,中华书局出版的《明史》共二十八册,装帧为平装,豆瓣评分为8.9分,评价较高‌ 。


万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字季野,号石园,浙江鄞县(今宁波市海曙区)人,是清朝初期的著名史学家。‌‌ 万斯同出生于一个累世勋臣的家庭,自小便展现出对经学的浓厚兴趣。他在黄宗羲的指导下,精通经学,尤其擅长史学,并致力于明代历史的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朝特设博学鸿词科,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与修史,最终协助完成了《明史稿》的编纂工作。他在史学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明史稿》的编纂上,还体现在他主编的其他历史著作如《历代史表》《纪元汇考》等。 万斯同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史学研究,他还积极培养后学,晚年虽双目失明,但仍口授答问、讲学,深受学者们的尊敬。他与张岱、谈迁、查继佐并称为“浙东四大史家”。 万斯同的墓葬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镇东乌鸦冠山南麓。墓葬在清末被发现后,于1937年进行了修整,并在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是安徽桐城人,是清朝著名政治家、大学士张英的次子。‌ 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 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初授庶吉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他担任刑部侍郎,并在处理山东盐贩案中表现出色,次年被调为吏部侍郎‌ 。 职业生涯和主要成就 在雍正朝,张廷玉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他先后担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并成为保和殿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他还主持编纂了《明史》、《四朝国史》等重要历史文献‌ 。 个人生活和家庭背景 张廷玉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张英是著名的“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他深受父亲的影响,习得秘书心法,成为专制君主需要的人才。张廷玉在乾隆年间因得罪乾隆帝而逐渐失势,最终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病逝,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文和”,并成为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 。 历史评价和影响 张廷玉作为三朝老臣,对清代国家有决定性影响的政治机构定立了规制,改变了清代固有的权力体系。他的智慧和才华使他成为后世赞叹敬佩的“军机能臣”。尽管晚年因权力斗争而失势,但他对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王鸿绪(1645年-1723年),初名度心,字季友,号俨斋,别号横云山人,江南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金山)人,是中国清代官员、学者、诗人。‌‌ 教育和职业背景 王鸿绪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考取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侍讲,后升任左都御史,历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户部右侍郎、工部户部尚书等职务。他在官场中因贪污纳贿而声名不佳,屡遭弹劾,最终在雍正元年(1723年)去世。 学术成就和著作 王鸿绪在学术上有着显著的贡献,特别是他在《明史》的编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自康熙十八年开始参与《明史》的修订工作,历时40余年,最终在雍正元年将修订完成的《明史稿》310卷进呈。尽管他在历史上因“攘窃”罪被指控,但这些指控并非铁案,更多是基于义愤而非事实。 文学和书法成就 王鸿绪在文学和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风格宗法杜甫,以辞藻华丽著称,多为歌功颂德的雅颂之作。他的书法深受董其昌影响,擅长行书,与董其昌、沈荃、张照等人齐名。他的书法作品《龙宿郊民图》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个人生活和家庭背景 王鸿绪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王广心及其兄王顼龄、王九龄均入仕为官。他本人以才学敏赡闻名,诗风温柔敦厚,集中多雅颂之作,如《平滇颂》《永清漠北颂》《时巡歌》《万寿无疆诗》等。


‌张玉书(1642年7月22日~1711年7月3日)‌,字素存,号润甫,是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他是张九徵的次子,长兄为张玉裁。张玉书自幼刻苦读书,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 仕途经历 张玉书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等职位,最终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他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并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成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随皇帝征讨噶尔丹叛乱,参与平定朔漠方略的编修工作‌ 。 学术贡献 张玉书在学术上也有显著贡献。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主持修撰《明史》,并先后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1704—1711年)、《康熙字典》的总裁官。他还支持靳辅主持治河工程,并参与调查和处理多起重要案件,展现了卓越的治理能力和公正无私的精神‌ 。 个人生活与逝世 张玉书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告病辞官,但仍被留在朝廷。康熙五十年(1711年),他在热河病逝,享年七十岁,谥号文贞。他的著作《文贞集》十二卷至今仍为后人所传颂‌ 。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