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州三年任满,范仲淹要求到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的杭州任职,获朝廷同意。皇祐元年(1049)正月,61岁的范仲淹徙知杭州,三月到任。《杭州谢上表》说:“江海上游,东南巨屏,所寄至重,为荣极深。”“迹虽远而获安,年已高而就逸。”《知杭州谢两地启》说:“东南得请,夙夕趋程。地重寄优,感深愧集。”这些话都是出于至诚,并不是随意应酬。范仲淹早年就对杭州的景色向往不已,曾对胡则退居西湖的生活极度羡慕,这次任职了却了他晚年悠游西湖等山水之间的夙愿。
任职邓州、杭州这一阶段,范仲淹与仁宗及朝中大臣的矛盾已经趋于缓和。对仁宗及朝中大臣来说,范仲淹已经彻底被驱离中央权力中心,仁宗不会感觉到一个积极有所作为的“朋党”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压力,朝中大臣也认为范仲淹不再对他们的权位构成威胁。对范仲淹来说,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同时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再有机会在中央政府大有作为。于是,矛盾的双方发生了诸多改变。范仲淹德高望重,誉满全国,既然范仲淹已经不对仁宗和朝中大臣构成威胁,他们就会尽量满足范仲淹的其他要求。范仲淹也比较宁静地接受仕途上的这些改变,心态非常平和。此时,已经完全没有数年前山雨袭来、剑拔弩张的政治对立的紧张状态和气氛。皇祐元年二月,仁宗下诏咨询“辅翊之能,方面之才”,权三司使叶清臣对策中,一再提及:“为社稷之固者,莫如范仲淹”;“范仲淹深练军政”(《长编》卷一六六)。就在这个月,仁宗特意派遣内侍到杭州,赐凤茶给范仲淹,以表示对老臣的眷顾,范仲淹有《谢赐凤茶表》。
到杭州的第二年,江浙地区遭遇大灾,饥荒流行,道路尸骨枕藉。范仲淹一方面开仓发放赈灾粮,纾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范仲淹想方设法,帮助灾民度过艰难岁月。第一,当地百姓喜欢举行竞渡活动,范仲淹下令放纵百姓举办竞渡,自己也常常到湖上宴饮,参与百姓的游乐活动。从春天到夏天,这样的竞渡活动以及范仲淹的宴饮接连不断。有能力举办竞渡活动的,肯定是地方上的有钱人。每次活动自然要使用相当部分民力,许多饥民因此得到工作的机会。范仲淹的宴饮参与,就是要利用自己和官府的影响力,推波助澜,调动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进去。据记载,当时杭州居民常常“空巷出游”。第二,杭州百姓信佛,喜欢举办佛事,范仲淹也加以鼓励。做佛事,不仅会有部分慈善捐款,而且也要使用部分民工。第三,范仲淹召集各寺院主持,告诉他们说:现在饥荒岁月,工匠的工钱是最便宜的时候,你们应该趁机修建寺院。于是,各个寺院都大兴土木,“诸寺工作鼎兴”。第四,范仲淹大肆修建仓库、官吏住宅等,每天都要用民工千人以上。第五,设法让各地的粮食汇聚杭州。灾荒年月,江浙地区粮食价格疯涨,斗米需要120贯钱。范仲淹宣布将杭州斗米的价格增加到180贯,而且派人沿江张贴布告,说明杭州缺粮和现行的粮价。商人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日夜兼程,将粮食运往杭州。粮食多了以后,米价自然下跌。《能改斋漫录》卷二“增谷价”条记载:后来包拯知庐州,遇灾荒年月,就学习范仲淹所为,不限制当地粮价。范仲淹以往要求寺庙“止可完旧,勿许创新”(《上执政书》),是从节约民间财力的角度出发的。灾荒年月的举措就不能相同。也就是说,范仲淹不是一味被动地开仓赈灾,而是积极地调动民间和官府的资金,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让绝大多数灾民都能糊口生存。并运用市场杠杆原理,让商人异常积极主动地运粮到杭州。
当时专门的监督部门官员不理解范仲淹的作为,曾经向朝廷报告:范仲淹在杭州不体贴关心灾情,放纵游乐,没有节度,到处都是或公或私的土木兴建,耗费财力。范仲淹于是向朝廷仔细汇报自己的作为及其目的,范仲淹的意图就是“皆欲以有余之财以惠贫者”。因为范仲淹的积极调动,杭州当时的商业贸易、餐饮、工匠手艺、民工劳力等等方面,一天都要多提供数万个工作机会。范仲淹认为:灾荒年月地方官府的行政职能和政绩,以此为最大。即:盘活一切多余资金,拉动内需,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工作机会。那一年,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百姓不会流离失所,不用离家逃难;只有杭州地方安宁,没有发生骚动。今天多国经济学家和领导人应付经济危机的手段,在很多方面与范仲淹类似,足见范仲淹之卓越超人。范仲淹行政能力和才干过人之处,再次得到证明。以后,遭遇灾荒,从中央政府到地方长官,许多方面都学习范仲淹的作为,许多做法也都被立为朝廷政令。次年杭州丰收,范仲淹高兴地给老朋友韩琦写信说:“此中蚕麦大获,秋稼已盛,甚释忧惧。”范仲淹与杭州百姓共同度过了艰难的一年。
范仲淹留心政务的另一作为是向朝廷推荐人才。皇祐元年七月,范仲淹升任尚书礼部侍郎,有《举张升自代状》,说:张升“清介自立,精思剧论,有忧天下之心;纯诚直道,无让古人之节”。请求朝廷将张升升职,以取代自己。面对权势富贵,恬淡退让,只是为国家举荐有用之才,是范仲淹又一高风亮节的表现。据南宋人笔记记载,范仲淹在杭州举荐的官员非常多,只有巡检苏麟没有得到举荐。苏麟于是献诗给范仲淹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两句诗写得很精彩,指诸多事物容易得地势之利,诗歌将日常生活常识提炼为哲理化的诗篇,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苏麟果然因此得到了范仲淹的荐举。皇祐元年十一月,范仲淹又特别向朝廷举荐民间学者李觏。范仲淹与李觏交往数十年,对李觏的学术水平十分钦佩。这次特地向朝廷送去《荐李觏并录进礼论等状》。在此状中,范仲淹认为搜罗天下之才是自己的职责。所以,范仲淹要求自己“以举善为忠”,成就帝王的“知人之明”。范仲淹推荐说:“建昌军草泽李觏,前应制科,首被召试,有司失之。遂退而隐,竭力养亲,不复干禄。乡曲俊异,从而师之。善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实无愧于天下之士。”与此状一起,范仲淹将李觏著作十卷同时送给朝廷,包括:《礼论》七篇、《明堂定制图序》一篇、《平土书》三篇、《易论》十三篇。范仲淹同时为李觏设想非常周到,说:“其人以母老不愿仕官,伏乞朝廷优赐,就除一官,许令侍养。亦可光其道业,荣于闾里,以明圣人在上,下无遗才。”第二年六月,范仲淹再次向朝廷举荐李觏。仁宗于是将李觏有关著作送给两制官员审读,大家都称赞李觏“学业优异博洽”,李觏得以授试太学助教。李觏是北宋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最终因范仲淹的举荐进入仕途。
这一年,北宋政坛另外一位风云人物王安石已29岁,时知鄞县(今属浙江)。鄞县与杭州距离较近,王安石心仪范仲淹已久,便写了《上范资政先状》投给范仲淹,渴望到杭州拜见范仲淹。王安石这时在政坛和文坛上都已经崭露头角,得到朝野的共同好评,范仲淹当然非常高兴能与王安石会面。王安石《祭范颍州文》追叙这次见面情景说:“矧鄙不肖,辱公先知。”事后,王安石有《上杭州范资政启》和《谢范资政启》二封书信,盛赞范仲淹的道德声望和事业功勋,感激范仲淹对自己的关爱和奖掖。范仲淹去世后,王安石有一篇极其沉痛真挚的祭文创作,对范仲淹推崇备至。王安石励志朝政革新,当然有受到范仲淹等前贤感召的因素,况且,王安石变法也从范仲淹之从政经验中汲取了相当多的养分 〔1〕 。
杭州景色之美,自唐朝以来已经闻名天下。范仲淹来此地做官,同时有借杭州秀丽湖山休养身心的目的。加上前文所言为救灾的特意游玩,范仲淹便常常流连于杭州西湖山水之间,尽情欣赏当地的青山绿水,且时时形诸歌咏。白居易当年为杭州太守,有诸多咏叹杭州景色的诗篇,寄给外地朋友。范仲淹追慕前贤,这段时间寄给外地友人的诗篇,往往是赞美杭州秀美景色的。《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说:
钱唐作守不为轻,况是全家住翠屏。 名品久参卿士月,部封全属斗牛星。 仁君未报头先白,故老相看眼倍青。 最爱湖山清绝处,晚来云破雨初停。
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全家都居住在风景如画的“翠屏”间,春日出游,湖山清绝,或品茶赏月,或泛舟西湖。湖边,佛庙参差林立;四周,树木郁葱环绕。晚来云破雨停又是一番景致,范仲淹完全陶醉其间。回顾一生从政生涯,四处奔走,时间如“隙驹”般迅捷消逝,范仲淹也由此特别珍惜眼前“樽酒”赏景的休闲时光。诗歌中处处流露出对杭州山水的由衷喜爱之情。又如《依韵答蒋密学见寄》说:
东南为守慰衰颜,忧事浑祛乐事还。 鼓吹夜归湖上月,楼台晴望海中山。 奋飞每羡冥鸿远,驰骋那惭老骥闲。 此日共君方偃息,是非荣辱任循环。
范仲淹自称在杭州做地方长官,忘却了以往所有的“忧事”,与日常生活相伴随的只有“乐事”,这当然是文学夸张的语言。不过,这也可以表现出范仲淹这阶段心态的一个侧面。在另一首《依韵和苏州蒋密学》诗中,范仲淹也说流连杭州山水,“此乐无涯谁可共”。“鼓吹夜归湖上月,楼台晴望海中山”,真是人间仙境。从诗歌描写来看,范仲淹常常是从白天一直游玩到夜里,不论晴天还是下雨。这样的从容尽情游玩,与范仲淹以往席不暇暖的官宦生涯,有了相当程度的不同。
杭州的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身临其境者无不被震撼。范仲淹写于杭州的优秀诗篇,就有咏钱江大潮的。《和运使舍人观潮二首》其一说: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迭云才起,千寻练不收。 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 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 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钱塘江潮排山倒海而来的雄伟壮观气势,被描摹得淋漓尽致。潮水汹涌而至,江城为之震动摇晃,岛屿仿佛要被驱之而去,又如无数的勇士在战场上呐喊厮杀。水天之间,云雾迭起变幻;放眼望去,犹如千寻白练不收。其广袤无际的江水,足以让大鲲和六鳌畅游。异乡“北客”观赏这样的景观,心神具寒。当地的“吴儿”却能在涛水间冲浪戏耍。范仲淹有非常出色的语言表现力,将自己的观感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北宋潘阆有《酒泉子》咏钱塘江潮,当时流传甚广。词云:“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范仲淹这首诗的意境与之相似,可以参照阅读。
注释 〔1〕关于范仲淹与王安石的交往及其他关系,请参见《范仲淹研究文集》之二第217—233页高克勤《道宗当世 名重本朝——简论范仲淹与王安石》,香港新亚洲文化基金会有限公司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