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复有五百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见圣谛。
【论】问曰:何以诸比丘五千,余三众各五百?
答曰:女人多短智慧,烦恼垢重,但求喜乐,爱行多故,少能断结使,得解脱证。如佛说是因缘起法,第一甚深难得:一切烦恼尽、离欲得涅槃,倍复难见。以是故,女人不能多得,不如比丘。优婆塞、优婆夷,有居家故心不净,不能尽漏,正可得四圣谛,作学人。如偈说: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以是故,诸比丘尼虽出家弃世业,智慧短,是故有五百阿罗汉比丘尼。白衣二众,居家事遽故,得道者少。亦各五百。
问曰:如五千阿罗汉皆赞,三众何以不赞?
答曰:大众已赞,则知余亦赞。
复次,若别赞,外道辈当诃言:“何以赞比丘尼?”生诽谤故。若赞白衣,当言为供养故,以是故不赞。
问曰:诸余摩诃衍经,佛与大比丘众俱,或八千人,或六万、十万人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诸经中第一大。如嘱累品中说:余经悉忘失,其罪少少;失般若波罗蜜一句,其罪大多。以是故,知般若波罗蜜经第一大。是第一经中当第一大会,何以故声闻众数少,止有比丘五千,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五百?
答曰:以是大经甚深难解故,声闻众少。譬如王有真宝,不示凡人,示大人信爱者。如王谋议时,与诸大臣信爱智人共论,诸余小臣则不得入。
复次,是六千五百人尽得道,虽不尽解甚深般若波罗蜜,皆能信,得无漏四信故。余经声闻众虽大多杂,不尽得道。
复次,是中先赞千万阿罗汉中,择取最胜五千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尔。胜者难得,故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