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惊变》第四章 马嵬之变(10)


我倾向于这是建宁王所说,无论是学识还是从后来表现出来的谋略,“飞龙厩小儿”李辅国都不大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段话翻译起来不难,说的是“逆胡安禄山举兵反叛,进犯长安,使四海沸腾,国家分裂,如果不顺从民意,又如何能兴复大唐天下呢!现在殿下随从皇帝入蜀避难,如若叛军烧毁栈道,那么中原大地就拱手送给叛军了。人心既已分离,难以再聚合起来,到那时就是想要有所作为,又怎么可能!不如现在聚拢西北守边的兵将,再召回河北作战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与他们合兵东讨叛贼,收复两京,平定四海,使国家转危为安,让大唐帝业得以延续。然后再扫除宫殿,迎接皇上返回长安,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孝道吗!何必因为区区温情,而作儿女之态呢!”其中提到叛军烧毁栈道的可能,一旦唐朝皇室全部进入蜀中,蜀地之外无人领导,叛军想要拿下来易如反掌,虽然蜀地易守难攻,但总困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只要安禄山命人将栈道烧毁,断绝蜀地向外的通道,坐困于此的唐朝情势就危急了。三国时的蜀国就是这样,诸葛亮屡次北伐,并非不知己弱敌强,但是“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为了不坐困在益州,就只有拼命往外攻了,以求得发展的前途。可是几次北伐下来,效果何如呢?不怎么样,而且诸葛亮本人还出师未捷身先死。那还是栈道没烧的情况下,而且还有个汉中在前面。可是不也有占据蜀地、汉中成功夺取天下的实例吗?刘邦就是一个。但是,刘邦的主要对手项羽可是在彭城啊,刘邦相对来讲已有足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而魏国则是靠西了不少,在洛阳,所以对蜀国的压力当然更大。安禄山大有建都于洛阳之势,何况此时还占据着长安,如果唐王朝再主动放弃长安以西以北的广大土地,那么安禄山对蜀地的压力就远远大于魏国对蜀国的压力,只据有弹丸之地的唐那时绝不是叛军的对手了。而且,如果持这种消极态度的话,确实不利于收复人心。这是从反面说皇帝与太子都去蜀中的危害,然后建宁王又从正面提出将来的计划,聚集西北边兵的力量,然后起用郭子仪和李光弼为统帅,合力讨贼。唐后来的行动确实是按照这个计划来实施的,建宁王的这番话虽然是在仓促之间说的,但是却并不浮躁,足见其谋略之不凡。还有一点,不是很重要,就是唐朝皇室中的人之间几乎从来没有爸爸、哥哥、弟弟之类的称呼,而是那个人是什么身份就用什么叫法,皇帝当然称陛下、至尊,太子都称殿下,像什么“父皇”、“父王”之类的称呼,明以前都少见。古人的称呼其实大有学问,尤其是贵族,礼仪更多。譬如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李氏一家,李渊喊子们为“尔曹”、“儿等”,要么就是“汝”,反正他是长辈,怎么喊都行,说不定还谦称过“犬子 (对这一称法一直觉得奇怪,固然这是自谦,但自己的孩子都是‘犬’子了,那自己又是什么?) ”;孩子们则喊李渊为“大人”,就和其它下属称长官是一样的,而成为皇家之后则全统一为“陛下”、“臣”之类的称法。明明是至亲,却并不这么叫,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是不是也可以说是“公私分明”呢?只是分明的不是地方。


这时李亨的长子广平王李俶也劝他留下来。一看有人替自己撑腰,于是父老们胆子都大起来,拦住太子爷的马,让他无法前行。好说歹说,我们的李亨太子终于答应留下来了——心里说不定十分高兴呢——于是就派广平王去向玄宗报告。这时玄宗还在马上等待太子回来,半天也不见人影,又不晓得出了什么事情,就派人去打听,派去的人回来报告了太子那边的情况,玄宗听了之后,别的话没有,只是说了两个字:“天也!”——“也”是助词,其实就是说了一个字:天!天意啊……看到自己的长孙广平王李俶来辞行,玄宗没有为难他,而是表现出非常支持的样子,从后军中分出二千人,又把一批最好的飞龙厩马一起交给太子,还告谕那些分出去的将士说:“太子仁义孝顺,能够继承我们大唐的帝业,你们要好好辅佐他。”然后又告谕太子说:“汝勉之,勿以吾为念。西北诸胡,吾抚之素厚,汝必得其用。”你要努力啊,不要牵挂着我,西北的蕃兵蕃将,我一直对他们很好,这对你必然大有用处。此外,玄宗还派令高力士与寿王李瑁将太子内人及服御等物都送给太子,同时宣旨说要传位。太子看到不但自己的人全部来齐,而且还有派来的卫队,又听说玄宗要传位给自己,当下十分感动,不过当然是不敢接受。既然玄宗已经摆出这样一副高姿态,那自己也得有所表示吧,于是李亨向南号叫泣恸哭起来,表示感激。


从玄宗的做法来看,应该是属于我们前面分析的第二种情况,但这是他在确定了太子不只是有心脱离,而且已经脱离的实际情况后的反应,这时如果发怒要太子回来,多半怕是自讨无趣,李亨完全可以一边痛哭着说要回来,一边在簇拥的人群中止步不前,自己对此又能奈何?玄宗自己就是由政变起家的,本来身为三郎的他,并无可能染指太子一位,但他诛杀韦氏之后,为自己挣足了资本,吓得他父亲睿宗皇帝和他哥哥宋王成器,一个赶紧立太子,一个则是拼命让太子,生怕自己成为第二个李渊、李建成。所以李隆基深谙政变之道,知道这件事的本质含义,就是太子向自己发出的“您该退位了”的信号,因此不等别人说出口,自己主动表示让位,反正将来这也是必然发生的事,自己表示支持的态度,说不定将来还可以得到一个“宽大处理”,就像自己对自己的父亲那样,也算是尽到了为人子的孝道。若能如此,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了,总比面对刀光剑影来的优越。但玄宗是不是有点支持的太过了呢?前几件事都好理解,但是有必要传位吗?就是说,玄宗必须考虑说完这些话,太子是否能够接受。当然这个“接受”指的是客观上能不能接受,而不是主观上愿不愿意——还有谁不愿意当皇帝的么,就算是不愿意,也必是因为某种客观原因导致不敢当。当时那种情况下,就算再轻浮的人,也绝不可能说,好的,老爸,您多歇歇,我替您当这个皇帝吧。玄宗当了几十年的天子,能不清楚这点?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人认为这是古代君臣风云际会的典型,并为刘备大度的胸怀而感动非常——慢着,刘备这么说,真的出自真心么?虽然我们这里不是研究三国,但也不妨来讨论一下。当时外面跪着一大帮人,诸葛亮怎么也不能答应,答应了则为乱臣,在场诸人就会敌视他,即使真的篡位,也长久不了,当然也许等不到诸人来讨征,刘备一听他答应了,可以立刻动手铲除诸葛亮。所以刘备本心确实是出于警告,另外,他这么一说,诸葛亮必须得向他表示一番忠心才行,也就是说,刘备其实是逼着诸葛亮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誓效忠于自己的儿子。玄宗应该了解李亨这时是断然不能答应的,但他这么说,目的只能有两个,其一即为前面所言,是提出来通告一下:“我知道你是想当皇帝,你想当就当,我绝不会阻拦你”,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其二,玄宗的目的可能在于想延迟这件事的发生。一般皇帝要是对谁说了比较重的话,那原本可能发生的事情要么不会出现,要么就是延迟,否则正中皇帝所说,岂不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玄宗又为何要延迟太子当皇帝呢?当然了,谁不想在这个位置上多呆些时候?后来玄宗入蜀之后,依然自以为是皇帝,说明他的确没想到太子会那么快“奉命即位”。也许我们是多想了,也许熟谙皇帝权术的玄宗并没有把这些用到自己的儿子身上,但谁又能保证,他真没这么想过呢?反正就一句话,随你怎么想。无论李亨怎么来理解,最后玄宗都不会吃大亏(出现意外不算)。


于是,太子便这样留了下来。这件事最终导致了唐朝皇家内部权力的又一次非正常交接,后来就是有人以此为理由劝李亨即位,因此称为“又一次马嵬之变”也不为过。


从玄宗怠于政事开始,埋下了唐衰落下去的祸根,最后安禄山终于起兵反叛,虽然有河北几位义士的反抗和唐朝几位将军的抵御,但由于唐军主力战斗力极差,根本无法托起各方的抵抗,再加上策略失误,强要出兵潼关,因此潼关一丢,玄宗等人就只好逃出长安。至此第一阶段以玄宗的出逃告终,我们的第一部分也该结束了。不过唐是有恢复能力的,而安禄山叛军内部也并不太平,因此这才有了后面的拉据战,即下一部分——相持。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