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 目录

作者:李延寿 成书时期:唐代 章节:共1部80卷
本纪 共12卷
魏本纪第一 魏本纪第二
魏本纪第三 魏本纪第四
魏本纪第五 齐本纪上第六
齐本纪中第七 齐本纪下第八
周本纪上第九 周本纪下第十
本纪上第十一 本纪下第十二
列传 共88卷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列传第三 魏诸宗室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明元六王 太武五王
列传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 列传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列传第七 文成五王 献文六王 孝文六王 列传第八
列传第九 列传第十
列传第十一 列传第十二
列传第十三 列传第十四
列传第十五 列传第十六
列传第十七 列传第十八
列传第十九 列传第二十
列传第二十一 列传第二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列传第二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 列传第三十
列传三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 列传第三十六
列传第三十七 列传第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 齐宗室诸王上 列传第四十 齐宗室诸王下
列传第四十一 列传第四十二
列传第四十三 列传第四十四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 列传第四十六 周室诸王
列传第四十七 列传第四十八
列传第五十 列传第四十九
列传第五十一 列传第五十二
列传第五十三 列传第五十四
列传第五十五 列传第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七 列传第五十八
列传第五十九 隋宗室诸王 列传第六十
列传第六十一 列传第六十二
列传第六十三 列传第六十四
列传第六十五 列传第六十六
列传第六十七 列传第六十八 外戚
列传第六十九 儒林上 列传第七十 儒林下
列传第七十一 文苑 列传第七十二 孝行
列传第七十三 节义 列传第七十四 循吏
列传第七十五 酷吏 列传第七十六 隐逸
列传第七十七 艺术上 列传第七十八 艺术下
列传第七十九 列女 列传第八十 恩幸
列传第八十一 僭伪附庸 列传第八十二
列传第八十三 列传第八十四
列传第八十五 西域 列传第八十六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
列传第八十七 突厥 铁勒 序传第八十八

北史简介


‌《北史》‌是由李延寿编撰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该书共100卷,包括本纪12卷和列传88卷,详细记载了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到隋义宁二年(618年)的历史,涵盖了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和隋六个朝代,共计233年的史事‌ 。 历史背景和创作目的 《北史》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融合。南北朝时期各个政权都有自己的史书,如《魏书》《北齐书》《周书》等,但这些史书大多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李延寿在编撰《北史》时,旨在打破朝代限制,综合、全面地反映北朝历史,弥补前代史书的不足。唐朝的统一为史书的编写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物质条件,官方修史的风气也促进了《北史》的完成‌ 。 内容和结构 《北史》的内容包括本纪和列传两部分。本纪部分有魏本纪5卷、齐本纪3卷、周本纪2卷、隋本纪2卷。列传部分则涵盖了后妃、宗室、外戚、儒林、文苑、孝行、节义、循吏、酷吏、隐逸、艺术、列女、恩幸、僭伪附庸等多个类别‌ 。书中文字简练,史料充实,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 历史评价和影响 《北史》被认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巨著,其叙事简劲,无烦冗芜秽,史料价值高,能够补充其他史书的不足。书中展现的民族融合与历史变迁,“天下一家”的思想贯穿始终。


‌李延寿‌,生卒年不详,字遐龄,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出生于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祖籍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临洮县)。李延寿出身于陇西李氏姑臧房,在贞观年间曾任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 。 李延寿在史学领域有着显著的贡献。他参与了《隋书》、《五代史志》(即《隋书》中的《经籍志》)、《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工作,并独立完成了《南史》和《北史》。这两部史书被评价为“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 《南史》是一部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共八十卷。李延寿在编纂过程中注重史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同时,他也非常重视文字表达的艺术性,使得《南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李延寿的家族背景也对其史学成就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父亲李大师是一位学者和历史学家,曾立志撰写一部全面记录南北朝历史的著作,但未能完成便去世。



本网上所有的作品均由网友收集整理,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会损害您的利益,本站深表歉意。并请联系:651918479@qq.com。本站在核实之后,进行立即删除。
网站地图  |  蜀ICP备2024109642号-1  |  川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511724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