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义念无相 知法轮漏尽 多欲足满养 此章愿具说
如世尊说。
修诸余苦行 当知无义俱 彼不获利安 如陆挥船桌
何故世尊。作如是说。修余苦行无义俱耶。答彼行趣死近死至死。非如是苦行能超越死故。又世尊说。结跏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
云何名住。对面念耶。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淤。或观膀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被食。或观分离。或观白骨。或观骨琐。此等名为住对面念。又世尊说。大目乾连。底沙梵天。不说第六无相住者耶。
云何名第六无相住者耶。答随信行。随法行。名为第六无相住者。所以者何。此二无相。不可安立。不可施设。在此在彼。若苦法智忍。若苦法智。广说乃至。若道类智忍。以此无相不可安立不可施设在此在彼。故名第六无相住者。
如契经说。佛转法轮。憍陈那等苾刍。见法地神药叉。举声遍告。世尊。今在婆罗痆斯仙人鹿苑。三转法轮。具十二相。为彼地神有正智见。知佛转法轮。苾刍见法不。答无。彼云何知。答信世尊故。谓佛起世俗心。我转法轮。苾刍见法。由是彼知。或佛告他。我转法轮。苾刍见法故。彼得闻。或从大德天仙所闻。或彼尊者憍陈那等。起世俗心。佛转法轮。我等见法。由是彼知。或彼告他。地神得闻。又契经说。有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三十三天。数数云集善法堂中。称说某处有某尊者。或彼弟子。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正信出家。勤修圣道。诸漏已尽证得无漏。心慧解脱。于现法中。能自通达。证具足住。又自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为彼诸天有正智见。知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尽不。答无。彼云何知。答信世尊故。谓佛起世俗心。是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由是彼知。或佛告他。是诸苾刍。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故彼得闻。或从大德天仙所闻。或彼尊者。起世俗心。我已漏尽得阿罗汉。由是彼知。或彼告他。诸天得闻。
如契经说。摩揭陀国。诸辅佐臣。或是化法调伏。或是法随法行。云何彼名化法调伏。云何彼名法随法行。答若在天中。而见法者。名化法调伏。若在人中。而见法者。名法随法行。复次若不受持戒。而见法者。名化法调伏。若受持戒。而见法者。名法随法行。云何多欲。答诸欲已欲当欲。是谓多欲。云何不喜足。答诸不喜不等喜。不遍喜。不已喜。不当喜。是谓不喜足。多欲不喜足何差别。答于未得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床座医药及余资具诸希求寻索思慕方便。是谓多欲。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床座医药及余资具。诸复希复欲复乐复求。是谓不喜足。如是差别。云何少欲。答诸不欲不已欲不当欲。是谓少欲。
云何喜足。答诸喜等喜遍喜。已喜当喜。是谓喜足。少欲喜足何差别。答于未得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床座医药及余资具。诸不希不求不寻不索不思慕不方便。是谓少欲。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床座医药及余资具。诸不复希不复欲。不复乐不复求。是谓喜足。如是差别。云何难满。答诸重食重啖多食多啖大食大啖。非少能济。是谓难满。云何难养。答诸饕餮极饕餮。耽极耽。嗜极嗜。好咀嚼。好尝啜。选择而食。选择而啖。非趣能济。是谓难养。难满难养。有何差别。答即前所说。是谓差别。云何易满答诸不重食。不重啖。不多食。不多啖。不大食。不大啖。少便能济。是谓易满。云何易养。答诸不饕餮。不极饕餮。不耽不极耽不嗜。不极嗜。不好咀嚼。不好尝啜。不选择而食。不选择而啖。趣得便济。是谓易养。易满易养。有何差别。答即前所说。是谓差别。